
唦,中国汉字,相当于"啊" 。
- 中文名称 唦
- 拼音 shā
- 部首 口
- 仓颉 REFH
- 郑码 JVKM
基本信息
解释1:
唦
shā
象声词。
吹奏。
唦
sha
语气词,相当于"啊"。
解释2:
唦
shā
【叹】
与"啊"略同,表语气,元曲中常用〖oh〗
告告告战斯念微狠爹爹宁耐唦。--李行道《灰阑记》
"唦"是赣语来自中一个陈述语气词,它用于陈述句的肯定形式中,置于句末,带有商量而又极力说服对方的口气,所以含"唦"的语句的语气更显得委婉。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式车切《集韵》《韵会》诗车切《正韵》诗遮切,音奢。《说文》贳买也。《周礼·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货而敛赊。《注》无货则赊,贳而予之。
又《类篇》一曰远也。《王勃·太公遇文王赞》城阙虽近,风云尚赊。
又《篇海》凡人谓迟缓为赊。
又同奢。《后汉同季由九笑几额子穿·仲长统传》楚楚衣服戒穷赊。《注》奢同。
又叶诗戈切。《谢灵运·感时赋》相物类以迨已,闵交臂之匪赊。揆大耋之或360百科遄,指崦嵫于西阿。 《正字通》俗从余作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