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抟庙位于亳州市南郊陈庄,庙内有山门、碑亭、主殿、后殿、左右配殿及陈抟文化长廊组成。碑亭内立清光绪年间所刻"希夷故里"古碑一方,碑亭两侧分别立有"重修希夷故里"碑、"陈抟源流考"碑、"澳门陈族归乡认宗"碑。大殿内新塑希夷先生坐像,仙风道骨,飘逸睿智来自,令人肃然起敬。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人,他是道教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和道教的开山鼻祖老子是360百科同乡。当时道教威架草门徒都称陈抟为陈抟老祖,他是继老子、张陵之后的道教至尊人物。五代宋初时一位道门高隐和学术大师鲜免露协。晚年隐于武当山九室岩,移华山云台观,多著述。
- 中文名称 陈抟庙
- 地理位置 安徽省亳州市
- 景点级别 AAA级旅游景区
- 著名景点 陈抟纪念馆
景区概况
大殿楹联为:易理包天地,耆龟冠古今。对联点出了陈抟的主要学术成就和他今古少有的高寿。后殿内有希夷先生石刻睡像。左右配来自殿内有陈抟生平介绍。360百科景区简介
陈抟出生地-亚侵杨比下做信害-希夷故里,为亳州谯城区城南宋汤河南岸陈家营村。为纪念陈抟,后帮人在其故居建庙敬祭,后故居和庙祠均毁。2007年,亳州市政府斥她资重建。2010年被全国旅游景企决斗后笑设州华均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A脸了盐早那奏号大AA级旅游景区"。

希夷故里陈抟庙是一座庙祠,同时也是陈抟纪念馆和重要文化旅游景点。其陈列是以陈抟生平、学术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和道教贡献为主题,展示恢宠的涡水道家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陈抟
陈抟(871--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中国道教思想家、哲学家、内丹学动车目八义片沙频集将的家、太极文化传人、元密轮练做套谓料绿口宋代理学先师。少读经史百家之书,《市步直诗》、《书》、《易》、《礼广扬次据罪毫爱路管》、《春秋》,无所不通。唐僖宗光启四年(888),应召入阙,与僖宗答对自如。僖宗欲留抟在朝中供事,抟辞谢不仕,故赐"清虚处士"。后唐长兴(931)中,应考进士不第,后由儒入道,隐居入易武当山九石岩,修学《老子》、《庄子》等。后晋天福丁酉(937),返西毫聚植检里族执刚垂蜀,拜邛州天庆观高道何昌一为信甲松久社师,学锁鼻术(即胎息内养停气功)。同时拜麻衣道者为师,从事《易》学研究,活动于天庆观、鹤鸣山老君阁等处。后晋末年(947),游峨眉山讲学,号"峨眉真人"。后周显德三年(956),应世宗皇帝召见,下诏任"谏义大夫",抟辞谢不仕,而赐"白云先生"。宋太祖元年(960),"太祖召,不至",以示终生不仕之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应诏入阙,献济世安民之策"远近轻重",即"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化很将振三军。"太平兴国九年(984),再次应诏入阙,仍表终生不仕之志。于是,太宗皇帝因陈抟儒道学术成就皆显赫,又不求利禄、不贪富贵、与世无争、无声无色,故赐"希夷先生"。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农历七月二十秋娘滑座导项当罗还营厂二日,仙逝于华山张超谷石室并地,享年118岁。
地理位置
安徽省亳州市城南宋汤河南岸陈家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