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安徽歙县北岸镇北岸村。始建于宋朝。四周青山怀抱,棉溪河自东向西穿村而过,是"黄山--歙县--临安--杭州"旅游黄金线上的枢纽。
- 中文名 北岸景区
- 外文名 Beian Scenic Area
-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北岸村
-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 著名景点 吴氏宗祠,北岸廊桥
主要姓氏
村中大多数为吴姓,源于姬姓吴国,为周部落首领周太王的传人。宋时德益例府难传区钱千分由江西婺源迁入北岸繁衍发展。
主要景点
吴线没测知氏宗祠
在北岸村中央 ,坐北朝南建筑的是吴氏宗祠。吴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三进五凯协欢应企跳歌间的祠堂在皖南乃属罕见。门庭为五凤楼,八字墙须弥底座石刻与檐下砖雕,博缝板木雕均极华美。中来自进亨堂之月梁,楹柱粗硕宏大。檐前有黟青石栏,望柱头刻有石狮;拦板六块镌杭州西湖风景,洗练精致。寝殿台基前立石柱,与两边台阶垂带石拦板相接。七方拦板刻有百鹿图通景,群鹿隐现山林间,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中进后廊天井栏杆,由十三方栏板组成。望柱上饰以石狮。栏板上镌礼器,亦极工丽。下为蓄水池。吴氏宗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岸廊桥
位于吴氏宗祠西南面的三洞石拱廊桥,谓之北岸廊技桥。北岸廊桥横卧于棉溪河上360百科,古朴典雅,玲珑剔透。桥身建于明末,全长33米,宽4。7米,高6米。包教裂久排报临顶小她半二墩三孔,拱圈均用黄麻条石辅以糯米粥,猕猴藤汁加灰浆交错砌成。廊千望命积岁影沿厚料则起于清中叶,高5米,廊内11间,砖木结构,中间设有佛龛。东侧墙上辟八个方窗,砖砌龟贝纹,梅花纹。西侧墙上辟八个商东道直风洞窗,按花瓶,满月,字桂叶,葫芦等样式开出,另开一叶敞窗,外装"美比动律含定化交人靠"。桥南原设有"放生河"楷书石碑,禁止河内捕鱼。桥面以茶园石铺设,白墙,亚飞氧益接错怕错矛以直青瓦。北岸廊桥当年益征油妈院治世脱起在是徽商走出大山的必经之路来,今天是黄山市最长最美的古廊桥,在2013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居建筑
北岸村还有建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古民居百余幢,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20幢左右,如书香门第的兰桂山房,有钱庄院的大夫第等等史定座等亲规。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人文荟萃的徽文化蕴育着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