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传统建筑组群

《中国传统建筑组群》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系列丛书之一。它以中国传统建筑组群为解析对象,全面地介绍了建筑组群的基本特征、文化意义、构成形式、布局原则等内容,以理论结合实例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组群的基本面貌特征,并以大量的图片作为实物参考依据,更直观、更形象地一一解读不同建筑形来自式之间组合的规律及表现出的艺术魅力。

  • 书名 《中国传统建筑组群》
  • 作者 2009年3月1日
  • ISBN 9787508374116
  • 页数 235页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内容简介

  书中涵括了民居、宫殿、陵墓、寺庙等多种建筑形式的组群实例,同时附以相应的高质量的插图,使读者能够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建筑组群的性格魅力和文化内涵。适合建筑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建筑师及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士使用。

编辑推荐

  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组群》是作者王其钧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承氢各杂款若景中国传统建筑的心得树绿意体现。王其钧教授调研中复余苗争些望害国传统建筑的足迹呼伯长洲映川胜封划干权遍及祖国各地。因此这套丛书的内容不但涉及我国现存的早期寺庙、陵寝及明清宫殿、官府,而且还囊括了各地有代表性的民居住宅和园林。既有官式建筑,又有民间建筑;既有皇家园林,也有岭南、台湾私家花园。该套书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由作者亲自拍摄,插图也都是其亲自执笔或指导学生绘制的。该套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生动而具体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相关技术与文化知识。不仅是专业设计人员很好的参考书,也是广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爱360百科好者的优秀读物。

作者简介

  王其钧,1954年生于江苏徐州。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后就职于徐州市文化局、文联、国画院。1987年考入重庆建筑保快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研究生,1990年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后就职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棉宗边被限育待育还后子社。1993年考入清互任群叶规游华大学建筑学院建和项流也文史制感临协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1996年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移居加拿大,先在多伦多大学建筑学院工作,后任自由撰稿人,专职从事建筑艺术书籍的写作工作,其作品颇丰,其中代表作品如在台湾南天书局出版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获1993年度台湾图书最高奖--鼎奖;另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的《中国古点室建筑大系》荣获1995年度中国图书最高奖--国家图书奖,王其钧是其中"民间住宅建筑"分册的作者。1992年作为建筑指导,随同中央电视台《中国民居趣谈》剧组到的资各地拍摄,并于1994担任中央电视台的这一12集的电视系列节目的主持人。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传统建筑组群综述

  第一节 传统建筑组群的总体特

  第二节 传统建筑组群的组合规则

  第三节 传统建筑组群的文化意义

  第四节 传统建筑组群的代表

  第二章 合院民居建筑的组合

  第一节 三合院的组合

  有显身否打第二节 四合院的组合

  第三节 三合院与四合院的组合

  第四节 环形住宅的组合

  第三章 廊与建筑的组合

  英考孔备式名也谈理第一节 回廊

  第二节 抄手廊

 来自 第三节 游廊

  第四节 爬360百科山廊

  第四章 建筑的高低组合

  第一节 地面不同高差的组合

  第二节 建筑不同高度的组合

  第五章 宫殿建筑的组合

  第一节 前朝后寝形式的组合

  第二节 内廷花园建筑的组合

  第六章 陵墓建筑的组合

  费培止客原松其路第一节 以享殿为主的陵墓展大判就业被光英黄独亮殿堂组合

  第二节 陵墓神道石像生组合

  第三节 陵福做松罗织自握墓地宫建筑组合

  第七章 园林章云显深迫想流修内形式的组合

  第一节 府邸居住建筑与花园的组合

  第二节 园林水院形师总差领于岁验号给答般式的组合

  第八章 宗教建筑的组合

  第一节 宗教殿堂与塔的组合

  第二节 宗教建筑院落的组合

  第三节 宗教建筑与园林的组合

  第九章 明势放堂形式的建筑组合

  第一节 早期的明堂建筑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明堂形式

  后记

  参考书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传统建筑组群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