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汉语一级字, 读作瓷( cí),用高岭土烧成的一种质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细致而坚硬:陶~。~瓶。~壶。~碗。~器。~砖。
- 中文名称 瓷
- 拼音 cí
- 部首 瓦
- 五笔 YQWN(86);UQWY(98)
- 仓颉 IOMVN
字缩形演变
字源解析
此字始见于篆文。篆文字形从瓦、次声。从瓦,指陶土制成的器皿;次声,表示音读。楷书承篆文字形而来,结构调整为上声下形。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异体字
异来自体字
详细释义
〈名〉
1. (形声。从瓦,从次,次亦声。"瓦"指"陶";"次"意为"(工艺的)下一阶段"。"瓦360百科"与"次"联合起来表示"陶的下一阶段"。本阳身湖编政孙士义:陶的下一阶段、陶的后续形态、陶的质变形态。说明:在制陶的温度基础上再添火加温,陶就变成了瓷。陶与瓷的区别在于原料土的不同和温度的不同。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1000度,瓷器则是用高岭土在1300-1400度的温度下烧制而成。)
同本义 [china;porcelain]
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瓷碗;细瓷;瓷枕;瓷仙(瓷器的人物造像);瓷注(陶瓷茶壶)
〈动〉
1. 〈方〉∶眼珠不动 [stare]
严志和弯下腰,瓷着眼珠盯着地上老半天。-- 梁斌《红旗谱》
2. <方> :北京方言
"瓷!今儿个咱跟哪儿玩儿去啊?"指对特别要好朋友的称呼
常用词组
1. 瓷雕 cídiāo
[porcelain carving] 在瓷制品上雕刻图案或人物
2. 瓷瓶 cíp庆材孙世íng
(1) [china bottle]∶瓷质的瓶子
(2) [insulator]∶见"绝缘子"
来自 3. 瓷器 cíqì
[porcelain;chinaware] 细密的陶瓷器候皿,质硬,半透明,白色,发声清脆,且无孔,以高岭土、石英和长石为常用的基本原料,经一次灼烧而成,主要用作餐具、假牙、电绝缘体和化学器皿
4. 瓷土 cítǔ
[porcelain clay] 烧制瓷器用的纯净粘土
5. 瓷窑 cí再终关庆收家事笔yáo
[a chinaware kiln] 烧瓷器的窑
6. 瓷砖 cízhuān
[ceramic tile] 表面带釉饰的瓷土烧制成的砖块
7.青花瓷 qínhuācí
[Blue and white porce育改lain]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
8.陶瓷 taoci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360百科代艺术品宝库,在近百万件藏品中,陶瓷器占约三十五万件。另外,还收藏距称离场头罪著阿跳有数千件实物资料和自194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研究人员从全国各地150多个重要窑口采集的3河节永开采况认万多片瓷片标本。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疾资切《集韵》《韵会》《正韵》才资切,$音慈。《说文》瓦器也。《类篇》陶器坚致者。《潘岳·笙赋》倾缥瓷以酌醽醁。《集韵》或作戱业侵皇击强议跟活让。俗作甆䮀。
说文树粮且叶解字
【卷十二】【瓦部】 疾资劳初它着这为案送首盐切
瓦器。从瓦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