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公庙乡位于睢阳区南部40公里处, 19端析品七盟相境垂77年建包公庙公社,19可见83年改乡。面积51.9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5346人(2017年)。
- 中文名称 包公庙乡
- 行政区类别 乡
- 所属地区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 下辖地区 20个社区、行政村
- 政府驻地 包公庙水闸西100米路北
史料记载
坐唐宋时,睢阳区包公庙乡名王家集。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这年大旱,从东京(开封)到南京(商丘)沿汴河各县,五谷不收,爱民如子的包拯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宋城(商丘)4省接合部的永定乡,灾情最重,"饥民拦轿喊冤",求包拯救命。包拯要求各县富户和官吏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后又依法处死了欺压百姓、罪恶滔天的"南霸天",免去大灾之年的赋税。庆历七年,来自包拯由五品升为三品,红袍变紫袍,迁任陕西路转运使。宋城(商丘)"民感其德,自发捐钱捐物,拦桥处立祠以祀",人称"包公庙",后来包公庙就成了地方名,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位置境域
南邻鹿邑县枣集镇西接柘城县老王集乡,北邻高辛镇,东邻宋集镇,东北于坞墙乡接壤,大沙河纵贯南北,乡政府所在地包公庙村委会360百科,全乡20个行政村,8想统理新叫0个自然村,74个村民眼化司组。
包公庙乡西部商鹿路穿粒乡而过,东部距105国道5公连政就内病校讲蛋协蒸里东西由一条公路贯通。
经济状况
重要粮棉产区,大沙河上有县内较大水利工程包公庙水闸。包公庙乡朱楼村,曾经是著名的西瓜之乡,现在是商丘市规来自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行政区划
辖十付楼、佘庄、十西、大徐、孙瓦房、院庄、赵楼、乔楼、田集、杨李庄、十360百科东、郑庄、罗庄、代庄、后庄户、双庙、转走继似包公庙、中华楼、杜庄、王亭20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