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同治间甘肃新设化平厅(今泾源)以处回民,十三年()提督喻胜荣捐资创设,以教其子弟。总督左宗棠名之"归儒",意为:虽回民信仰与中原不同,但善恶之性亦同,若以儒者之说进之,因其性而达来自其情,又推其章反更和张及草充情至君臣夫妇朋友360百科之间,则"伦谊明而习俗化矣"。耐先洲杂并撰《归儒书院碑记》记其事材把甚雷强民则抓套。光绪三十一年(1905)通判曾麟绶改建为两工反门之属心等小学堂。
- 中文名称 归儒书院
- 地理位置 宁夏泾源县
- 始建于 1874年
- 建造者 喻胜荣
由来来自:
左宗棠《为喻胜荣捐资创建书院请饬立案片》(《左宗棠全集》(奏稿七),岳麓书社 2009年版,第344页)"化平新设之区,仪设书院,以资启迪。因经费无处,(喻胜荣)将积存薪水银两于化平城内创360百科建书院一所,正屋一连三栋,两旁厢房、斋室,共计二十四间。又另修坐南向北铺屋七间,南门外河岸修水磨二架,磨旁垦熟川地六亩,并哨队自修房屋共计四十间。"将其一宪微虽犯毫视职钱修热往并捐入书院,按月收租,作为师生课赏膏火费用。"
典故:
矿运倍束《化平县志》 卷四《艺文志》( 盖世儒修,张逢泰纂 1940年)
左宗棠 《归儒书院碑记》 ...甘肃新设化平厅以处回民,提督喻胜荣分防其地,多善政,又出私钱若干,设书院以教之。余名之曰"归儒书院"。
《化平县志》 卷三《古迹志》( 盖世儒修,张逢泰纂1940年)
"归儒书院碑,清光绪开真胜温欢喜继厂四年立"。
《化平县志以田你许科切固序》(盖世儒(时任化平县县坐长)1940年)
...(化平)向无县志,故以前之事实不可考...仅存有清光绪四年左文襄公手撰归儒书院一碑,风雨冲刷不堪,内记字迹模糊,...随将此碑移泥县府大堂左墙边,俾民众得益观瞻尔。
发展历程:
提督喻胜荣创办书院时,置铺房七间,作教学之用,后破烂不堪,民国时变价充作教育基金,发商生息,每月利率曩系一分;水磨两架,各带地两小段,年收租洋十一元,以支书院日常运行,民国时皆倒塌。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 ,"归儒书院" 应时局的改变而改称"两等小学堂",并由次年成立的劝学所接管。民国七年(1918) ,由县来自知事孔庆琳协同劝学所所长张逢泰、于文源等重修,改称为高级小学校,而劝学所也于民国十五年(1926)改组成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