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启超趣味论研究》是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方红梅。 本书主要阐述了对梁氏一生的艺术观点、审美思想和人生哲学的研究成果。
- 书名 梁启超趣味论研究
- 作者 方红梅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5月1日
- 页数 324 页
内容简介
梁启超的趣味论思想,并以趣味论为纽结,把梁氏一生的艺术观点、审美思想和人生哲学贯通起来进行梳理,建构起
一个关于梁氏整个美学思想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理论体系。
本书资料翔实,论证细密,研究视角、框架结构皆有创新,并发表了一系列独到见解,语言晓畅优美,论述既具
思想性,又充满热情,既启人深思,又颇具感染力。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从艺术到人生:趣味的意义设定
第一节 作为艺术本质和作用的趣味
一、艺术趣味本质观的提出
二、趣味豌对艺术情感特性的揭示
三、趣味观对艺术审美愉悦特性的揭示
四、趣味观对艺术自身特性及其人生功能的内在关联
第二节 作为美感本质的趣味
一、以趣味界定美感
二、趣味对美感供早船唱每诉入具太快感特性的凸显
三、趣味对美感快感之复杂性与多样性的涵括
四、趣味对美感超功利的精神自由特性的表征
第三节 作为生活动力和价值的趣味
一、作为自由创造欲来自的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
二、心乐之趣味赋予生活以价值
第二章 入"生命之奥":趣味的情感陶养
第一节 情感的生命价值360百科:"动力"与"关门"
一、情感是人类动作的原动力
二、情感是入"生命之奥"的"关门"
第二节 趣味的情感品格
一、趣味的情感性
二、趣味情感的特饭杨胡边模点:兴味心与责任心的统一
第三节 情感教道福育:因情立趣
一、趣味教育的根本是情感教育
实依充决火介何势二、情感教育的"利器":艺术
纪旧进拉势依定发如正 三、情感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艺术家
四:情感教育的方式与途径:引、提、扩
第三章 "仁者不忧":趣味的境界升华
第一节 自得:趣味境界的特后及赶征
一、"自得"说溯源
二、趣味境界的"自得"气象
第二节 心造:趣味境界的营构
一、境由心造
员光获余二、"宇宙未济":心超成败而得趣
聚垂盐抓初眼宜三、"人类无我":心超得失而生趣
第四章 "无所为而为":趣味的生活表达
第一节 趣味的生活化:自由活动
阳 一、趣味化劳作
二、学问与教育趣味
三、艺术活动和自然欣赏
第二节 趣味生活的实质:即功利而超功利
一、趣味生活的功利裂性
二、趣味生活的超功利性
三、创化的、"仁"的人生观:对功利和超功利的融汇
四、融汇功利与超功利的趣味生活观的独特意义
第五章 趣味论的时代与前瞻性
第一节 以趣味为手段还图水进封整很甚的新民救国:疗救现实京船皇存纪真技口湖意的时代意义
一、精神决定论:梁启超解决中国问题末唱的基本倾向
二、趣味性文艺:刷新国民精神的佳径
三、趣味的工具化:时代之"功"与"过"
第二节 以趣味为目的的立人乐生:设计未来的前瞻性意义
一、树人思想深化的现实契机
二、树人思想向以人和趣味本身为目的的深化
三、以乐生为目的之趣味论的"调适"眼光:通往后现代精神的前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方红梅,文学来自硕士,哲学博士。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360百科美学、中国古代文学等方面的扬聚边直研究与教学。在《江海学刊》、底诉族艺《贵州社会科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有报告文学《吴天祥:我愿意燃烧起来》(中央党校出版社转段测1 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