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 中文名 漯湾河
- 历史记载 《清一统志》
- 隶 属 郾城县
- 得名原因 河湾状似海螺
简介
预头慢发晶想帮混这效怎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
来自 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随着漯河经济的发展,牛行街牲畜贸易市场的扩大,以及漯河车站的升级述来著营粒盾游,漯河知名度愈来愈高,漯河已为世人所公认。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承认"漯"字的第二读音。
在河南郾城县东,一名漯湾渡,《清一统志》"澧河自县东南漯湾渡北流合沙河。"360百科今京汉铁道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