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御药院

御药载东送院yù yào yuàn

官署名称,宋太宗至道三年(977)始置,隶属入内内侍省,掌按验秘方,秘制药剂,以备皇帝及宫廷需用。勾当官无常员,以入内内侍省宦官充任。崇宁二年(1103)并入殿中省。

金属宣徽院。掌为皇帝准备药,有提点、直长,以亲信宦官充任。

元属太医。掌接受各地各族进献珍贵药品,制造汤药。达鲁花赤、大使、副使等官。

  • 中文名称 御药院
  • 拼音 yù yào yuàn
  • 职责 掌按验秘方,秘制药剂
  • 成立时间 宋太宗至道三年(977)

初始职能

  北来自宋太宗三年,将尚药局通轴牛械苗住延技形李的内药院更名为"御药院",隶属内侍省,崇宁二年又改归殿中省。这样便形成了尚药局、御药院共同供奉御药的局面。御药院以入内供奉官掌管。宋徽宗二年,增置内臣监官为御药院的奉御,以院官使为医师,以医官使为御医;医官副使为医正,医官为医佐;杂役秤子、捣碾子类为药工。

  御药院主要职能有:保管、加工、炮制国内外进贡到宫廷的药物,组织采购药材;奏敕出使颁赐施散药物,若大臣有病,皇帝常派出御药院众左液资哪的医官前去赐药,在疫病流行之时,御药院也经常和翰林医官院共同派医官赴灾区送药;有时御药院掌礼文兼受行典礼及贡举之事;御药360百科院和尚药局共同负责御药的供奉。御药院之设刚裂川法图和李项附立,使得北宋全国性药材管理工作获得加强,这与设立翰林医官院同样是北宋医药管理机构改革的成果。

历史沿革

  金朝宫廷内设有尚药局、御药院,其中尚药局隶属宣徽院。金朝攻占北宋汴京,掳回宋徽宗、宋钦宗的同时,还掳回北宋宫廷的诸科鲁了医生数百人,还有不少医书及药品,其中仅北太医局的灵宝丹便有28700贴。

  元朝初期,随着贡来的药预长西提局品增多,遂在至元六年设立御药院,负责管理药品制作及储存,"秩从五品,掌授各路乡贡,非其贵运织双知纸诸蕃进献珍贵药品,修造汤所慢者轮倒谁刻煎。"这时仍然设有尚药局,后来由于尚食局和尚药局常在药膳方面发视虽每生联系,故在至元二十给你未初适市细命年(1354年)省并尚药局为尚食局。此后御药院和太医院共同形成了元朝医药管理的最高机构。

 免留克运 明朝未设御药院,而设有御药局,后改称圣济殿,清朝设御药始较汽房。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御药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