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谭洪新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院长,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中文名称 谭洪新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地 四川省资阳市
  • 出生日期 1968.10

简历

  谭洪新 ,男,1968年生,四川资阳人,博士,三级教授,博料括个他张士生生导师,水产养殖技术与工来自程系教师。现任上海修级司为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360百科院长、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特种水产工程分会委员、工业化水产养硫土反水才看角析利事入殖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水产优质环保养殖工程技术支提皇鸡谁乐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自值前、农业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绝破构府诗胶果多息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1991年青岛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上海水产大超粒胶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毕业,2005年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

  主要研究方向:

  石钟娘界极断调我好循环水养殖技术与系统工程,养殖水处理新技术与新工艺,养殖污染生态调控技术。

  曾先后承担国家科析国针河汽于士露套千创技支撑计划、国家948、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上海市农业"四新"推广等项目,目前正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上海市科委能力建设等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余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还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1项、中品转国技术交易协会金桥奖等。已培养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余名,协助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1人。我校设施渔业研究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在淡水鱼类的高密度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新技术与新工艺、高产高效循环水养殖系统煤前集成与优化、循环水高效析是入健康养殖技术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主讲课程

  1.水族馆创意与设计(本科生课程)

  资承宪深零2.湿地生态工程(本科生课程)

  3.实验生态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4.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硕士研究生课程)

主持和参与的科教项目

  主持和来自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948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成果产业化应用项目等20项。

  点力仍铁严伟教倍[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节能高效精准化水质调控装备研发)任务:交互式微生物悬浮生长生物过滤器研制,2017年7月-2020年12月。

  [2]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陆基零换水生态养虾模式技术示范,2017年1月-2017年12月。

  [3]国家构圆岁境块找谓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淡水鱼日章今代五投类工厂化养殖系统技术集360百科成与示范)任务:鳗鱼程证溶阿脸季困抗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研究与系统构建,2012年-2016年。

  [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养殖节能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年-2014年。

  [5]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养殖装备节能技术集成与示范,2010年-2014年。

  [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淡水鱼工厂化养殖关键设备集成与高效养殖技术开发,2006年-2008年,第二主持人。

  [7]上海市农业"四新"推广项目:循环水工厂化名贵鱼类常年繁殖及中间培育的生产技术开发,2005年-2007年,第二主持人

  [8]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水珍品工厂化养殖与经济作物水栽培综合生产技术研究,2000质西西选牛年-2003年,第一参加人。

  [9]国家九四八项目:BICOM陆基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2001年-2粉阳两举004年,第一参加人。

  [10]上海市西部开发科技合作项目:超高密度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2001年-2004年,第一参加人。

  [11]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外合作交流项目:三峡现代渔业基地建设及示范,2002年-2004年,第一参加人。

  [12]天津名成水产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项目:天津中心渔港海水暂养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2011年-2015年,第一完成人。

  [13]江苏泰州秋雪湖现代企杨校促选皇除介渐着渔业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美国鲥鱼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2011年-2012年,第一完成人。

 角多 [14]重庆瑞安天地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大型水族馆规划与设计,2009年,第一完成人。

  [15]世茂新体验置业有限公司委托项目:天马深坑宾馆水族馆规划厂现笔设计,2010年-2011年有村期兴批分气酒重怎,第一完成人。

  [16]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委托项目:澳洲宝石鲈及漠斑牙鲆的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2006年,第一完成人。

  [17]新疆伊犁河流域来始来教若达个百两随谓开发建设管理局委托项目:伊犁河设施渔业示范基地的总体规划与工艺设计,2002年,第二完成人。

  [18]贵州省水产研究所委托项目: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设计,200频宜黑混未势烟6年,第一完成人。

  [19]云南省红河州易等业今丰县什衡创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项目: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设计,2001年,第二完成人。

  [20]浙江新昌现代水产发展公司委托项目:握最张绝参流浙东现代渔业科技园区规划及工艺设计,1999年,第二完成人。

论文及著作

  已发表论文140余篇。近5年代表论文如下:

  [1]Chenxi Tan, Dachuan Sun, Hongxin Tan (通讯作者), Guozhi Luo, Wenchang Liu, Xiaoling Wei.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Digestive Enzyme Levels and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Anguillamar moratain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Turkish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2018,18(1):9-16.

  [2]Wenchang Liu, Guozhi Luo, Li Li, Xiaoyong Wang, Jiao Wang, Niannian Ma, Dachuan Sun, and Hongxin Tan (通讯作者). Nitrogen Dynamics and Biofloc Composition using Biofloc Technology to Treat Aquaculture Solid Waste Mixed with Distillery Spent Wash.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Aquaculture,2017,79 (1) :27-35.

  [3]Wenchang Liu, Guozhi Luo, Hongxin Tan (通讯作者),Dachuan Sun. Effects of sludge retention time on water quality and bioflocs yield,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apparent digestibility coefficients treating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effluent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2016, 72–73: 58-64.

  [4]Guozhi Luo, Qi Gao, Chaohui Wang, Wenchang Liu, Dachuan Sun, Li Li, Hongxin Tan(通讯作者).Growth, digestive activity, welfare, and partial cost-effectiveness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cultured in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and an indoor biofloc system, Aquaculture2014, 42:1-7.

  [5]Guozhi Luo, Li Li, Qian Liu, Guimei Xu, Hongxin Tan(通讯作者).Effect of dissolved oxygen on heter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using poly(butylene succinate) as the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4,17:152-158.

  [6]Guozhi Luo, Wenjing Sun, Qian Liu, Yu Hu, Hongxin Tan(通讯作者).Effects of Nitrate Concentration on Heter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in Wastewater Using Poly(butylene succinate) as a Carbon Source and Carrier.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 665: 469-478.

  [7]Luo Guozhi, Yoram Avnimelech, Yunfeng Pan, Hongxin Tan(通讯作者).Inorganic nitrogen dynamics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using biofloc technology to treat aquaculture sludge.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2013,52:73-79.

  [8]Guozhi Luo, Na Zhang, Hongxin Tan(通讯作者). Effect of Low Salinity on Jade PerchScortum barcooPerformance in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Aquaculture, 2012,74(3):395-399.

  [9]Guozhi Luo, Gang Liu, Hongxin Tan(通讯作者).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and food deprivation-related stress on the physiology and growth in adultScortum barcoo(McCulloch &Waite),Aquaculture Research, 2012, 1-10.

  [10]谭洪新,庞云,王潮辉,罗国芝,刘文畅.驯化硝化型生物絮体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初步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7, 26(04): 490-500.

  [11]朱云昊,谭洪新(通讯作者),孙大川,罗国芝,王姣,刘颖. Biolog-ECO解析循环水鳗鲡养殖系统中不同生物降解工艺下的滤料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7, 26(01): 64-74.

  [12]刘文畅,罗国芝,谭洪新(通讯作者),孙大川,张世阳,刘冰.生物絮凝反应器对中试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污水的处理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08): 184-191.

  [13]王晓用,谭洪新(通讯作者),罗国芝,刘文畅,庞云.生物絮凝反应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中试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6,25(6):884-893.

  [14]胡玉,罗国芝,李丽,谭洪新(通讯作者).PCL-SND系统的脱氮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6,10(05):2420-2426.

  [15]成小婷,罗国芝,李丽,谭洪新(通讯作者).以养殖固体废弃物发酵产物为碳源的SND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 2016,10(01):163-168.

  [16]赵世林,罗国芝,谭洪新(通讯作者),姚妙兰.碳磷比对序批式A2/O工艺处理循环养殖废水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16(02):298-303.

  [17]谭洪新,刘文畅,高启,王潮辉.生物絮凝养殖条件下吉富罗非鱼的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研究[J].水产学报,2014,38(08):1123-1130.

  [18]谭洪新,刘文畅,孙大川,罗国芝,马念念.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气/液混合装置的增氧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06): 147-152.

  [19]孙剑,罗国芝,孙大川,谭洪新(通讯作者),于文杰.欧洲鳗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的运行效果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05):203-207.

  [20]李莉,谭洪新(通讯作者),张楠,成小婷,陈家捷,檀晨曦.曝气方式对序批式反应器培养生物絮凝体的活性与营养组分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4,(12):95-99.

  [21]唐成婷,罗国芝,谭洪新(通讯作者),刘倩.以PBS为载体和碳源的SND系统的脱氮效果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 14(05):151-155.

  [22]罗国芝,徐桂梅,刘倩,谭洪新(通讯作者).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释碳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 36(01):5-8.

  [23]罗国芝,董明来,刘倩,邓棚文,谭洪新(通讯作者).以聚丁酸丁二醇酯为碳源去除含盐水体硝酸盐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 35(03):20-25.

  [24]唐成婷,罗国芝,谭洪新(通讯作者),刘倩,李丽.空间位置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固相反硝化脱氮性能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13):169-172.

  [25]梁洋洋,罗国芝,谭洪新(通讯作者),孙大川.生物活性炭填料反应器处理含盐水体的硝化性能[J].环境工程学报,2012, 6(05):1536-1542.

  [26]郭文龙,罗国芝,谭洪新(通讯作者). ASBR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过程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09):318-321.

  [27]刘倩,郭文龙,康银花,谭洪新(通讯作者).进水基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稳定性能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23):172-176.

科技奖励

  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循环水工厂化淡水鱼类养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2006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设施渔业水处理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2006年度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第一完成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

  2009年度中国技术交易协会"金桥奖"(第一完成人):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工艺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3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完成人):创新创业型水产养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授权专利

  发明专利授权14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件。

  [1]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絮凝反应器的浅水跑道式养殖系统及其方法(ZL2015101373494)(第一完成人)。

  [2]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流式生物絮凝水处理反应器及其方法(ZL2015101373507)(第一完成人)。

  [3]发明专利:一种喷淋式虾蟹类立体暂养与保鲜系统(ZL2014101058495)(第一完成人)。

  [4]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封闭式水产养殖水体中土腥味的方法(ZL2013102508292)(第三完成人)。

  [5]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柱状生物填料(ZL2012103559668)(第一完成人)。

  [6]发明专利:利用生物絮凝体悬浮液孵化卤虫的方法(ZL2012103540290)(第三完成人)。

  [7]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ZL201010231901.3)(第二完成人)。

  [8]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循环水产养殖系统(ZL201110104168.3)(第一完成人)。

  [9]发明专利:用于水产养殖固体废弃物进行生物絮凝体培养的装置(ZL2011101041768)(第一完成人)。

  [10]发明专利:一种大容积立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ZL200910201078.9)(第一完成人)。

  [11]发明专利:一种大容积立体式循环水养殖系统(ZL200910201078.9)(第一完成人)。

  [12]发明专利: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的方法(ZL200610119492.1)(第一完成人)。

  [13]发明专利: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工艺(ZL200510111499.4)(第二完成人)。

  [14]发明专利:宝石鱼循环水养殖工艺(ZL200710046064.5)(第一完成人)。

  [15]实用新型:一种鳗鱼精养池(ZL2013201572333)(第一完成人)。

  [16]实用新型:一种浮球式生物过滤器(ZL2012200151135)(第一完成人)。

教育经历

  1991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与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年9-11月,在日本BICOM株式会社进行"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合作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谭洪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