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李绍荣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微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研究、公共财政、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

  • 中文名称 李绍荣
  • 国籍 中国
  • 民族 彝族
  • 职业 教师
  • 毕业院校 云南大学,北京大学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学士学皇敌位:1981年9月至1986年7月,获云南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来自业的理学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360百科学研究所运筹与控制论专业的理学硕士学位,指导教师许国志、王荫清教授。硕士留刘停式我犯听论文:局部信息下的多人决策。

  博士学位:1995年9月至1998年强地7月,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杜度、胡代光教授。博士论文: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再思考--对商品交换和专业化生产的分析。

工作经历

  1989到治协营散补引价按守年7月至1995年9月,在晶置奏通云南财贸学院工作,1992年8月转成经济学讲师;

  1998年7月至今,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2000年8月被聘为经济学副教授,2005年8月被聘为经济学教授。

社会职务

  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员。

  北京大学法学调保慢院经济与法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

主讲课兴岩

  高级经济计量学和高级博弈论(对策论清激)(研究生)。

  数理经妈系包假济学、经济计量学和博弈论(对策论)等(本科生)。

主要贡献

一、国内外发表的主要论文

  1、 李绍荣,"博弈论对经济学的革命",《医学人文讲坛》主编秦银河、文德功和陈晓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 李绍荣和耿莹,"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3、 李绍荣和赵留彦,"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恩格尔与ARCH模型"《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0期。

  4、 身里乙罗李绍荣,"交换经济的一种市场过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

  5、 李绍荣,"经济核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之评论",杨春学、李实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之演进》,2002年9月,经济科学出版社。

  6、 李绍荣,"帕雷托最优与一般均衡最优之差异",《经济科学》,2002年第2期,75-80。

  7、 李绍荣,"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论认识",韩国天主教大学《现代中国》,1999-2001年第3刊,147-162。

  8、 ShaoRong Lee、Yong Peng and YuQin Han, "The Role of China in East Asia a序况全负么龙fter China Entering the WTO",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2001, XV, 369-395.

  9、 别突静渐素着时层燃研终李绍荣,"杰克·赫什利弗对信息经济学和冲突分析理论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90-94。

 来自 10、 李绍荣,"交换经济的市场过程(摘编)",《经济科学》,2001年第5期。

  11、 李绍荣,"竞争价格的切负以境益号攻院话复似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12、 李绍荣,"商品交换与市场之形成",《经济科学》,2000年第5期。

  13、 李绍荣,"西方经济学最优解概念新思考",《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9期。

  14、 李绍荣,"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离散选择模型",《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11期。

  15、 李绍荣,"经济核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4期。

  1360百科6、 李绍荣和杨春学,"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交换理论的批判",《经济科学》,1999年第6期。

  17、 刘伟和李绍荣,"地区经济结构差异与平衡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1

  8、 刘伟、李绍荣、黄桂田和盖文启,"北京市经济结构分析",《验引补裂入陆力脸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23-30。

  19、 刘伟和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1-8。

  20、 刘伟、李绍荣、黄桂田和盖文启,"北京市发展制造业的经沿急济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56-63。

  21、 刘伟、李绍荣和李笋雨,"货币扩张、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步曾病病去里农形乐制度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22、 刘伟和李绍荣,"所有制变化、经济均衡增长及要素效率提升",《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23、 刘伟李绍荣,"市场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市岩护阻各场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6期。

  24、 治风端华苦友子乙座总刘伟、黄桂田和李黑型究洋明派镇绍荣,"关于我国转轨期所有制变化的历史'合理性'考察",《完知器度久星危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

  25、 杨春学和李绍荣,"威廉·维克里与拍卖制度、雷评许敌肥互读查多十最佳所得税结构设计",《改革》, 1997年第1期。

  26、 李绍荣 "中国的市场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云南财贸知她影细婷计下乐学院 1993年10月《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第4期(总第36期)。

  27、 李绍荣,""最大化"假设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二、专著和译著

  28、 何小锋、李绍荣等著,《2008奥运会对北京发展的联动作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

  29、 李绍荣和李淑玲译,《经数极外深笑的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省演哪系拿左它年8月。

  30、 李绍荣和李淑玲等译,《经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2007年6月。

  31、 李绍荣和李淑玲等译,《微观经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2006年8月。

  哥含32、 李绍荣和李淑玲等译,《宏观经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2006年8月。

  33、 李绍荣译,《活学活用博弈论》,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1月。

  34、 刘伟和李绍荣著,《转轨经济中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1月。

  35、 李绍荣等(译),《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3月。

  36、 李绍荣等(译),《微观经济学》,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年1月。

  37、 气兰蒸胡差杨春学、李绍荣、罗仲伟和龙超(译),《公共选择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

  38、 刘广灵和李绍荣(译),《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5月。

  39、 刘文忻和李绍荣等(译),《微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40、 杨春学、李绍荣主编,《当代西方经济新词典》,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10月。

  41、 李绍荣等(译),《商务预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

三、教材

  42、 刘伟、黄桂田和李绍荣,《经济学:中国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43、 余永定、张宇燕和郑秉文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本人参编该书第15章"不对称信息市场"。

获奖记录

  论文《竞争价格的形成机制〉获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年)优秀论文二等奖.该文还收录在中国天则经济研究所主编的《2000年中国经济学》一书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李绍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