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武械判算施跟小该集》是2011年巴蜀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来自周裕锴。

  • 书名 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作者 周裕锴
  • ISBN  9787807527701
  • 定价 70.00元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图书信息

  书 名: 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作 者:周裕锴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807527701

  出版时间: 2011年5月1日

内容简介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来自。"其中,宋代文乱互限洲外历祖控学作为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有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宋人继唐人之后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又写下一段辉煌的篇章。

来自书目录

  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

  论科举与文学关系的层级结构--以宋代科举为例

  家族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及文献问题--对宋代以降家族文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以元祜贬谪文人群体为论述中心

  试论北宋思想文化演进对欧阳修文论的影响

  宋太宗朝翰林学士按吗圆互击沉因诉儿纪病述论

  杨亿:从"盛世符瑞"到西昆诗人

  欧阳修的"颍360百科州"言说

  范仲淹的学问及其文教振兴的道教因

  《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考述

  "二十四声娘陆定请众况刘游海番花信风"考

  唐宋传体文流变也罗学活居转升宜色论略

  两宋之交辞赋的传承与递变

  上承元、白,宋调初创--王禹偁四六文研

  再论嘉佑"太学体"及其与"古文"的关系

  苏辙散文的基本风格与晚年变化

  由《文期卷武曾困渐明长笑料章正宗》看真德秀的文体分类观念

  宋诗能否表现近世?

  经学中的诗学--宋代"诗军氧质换末经学"的特点及意义

  宋代诗中"乾坤"、"太极"的涵义

  文人"墨戏"与宋诗意韵

  多元合力共生:北宋诗坛非主流体派论

  饮食题材的诗意提升:从陶渊明到苏轼

  关于"为地"在南宋的诗语化--诗歌中的散文词汇的含义及其用法上的特征

  严谨的游戏: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诗论析

  "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苏轼《和陶诗》新论

  黄庭坚诗注的形成与黄■《山谷年谱》--以真迹及石刻的利用为中心

  论杨万里接送金使诗

  陆游诗歌"北伐"之"再款队物端背现"析论

  论朱熹山水诗的五种审美类型

  从居富到处穷:北宋尚富诗学浅论

  诗学"活法"说不始于吕本中--兼论胡宿对西昆体的继承与突破

  张戒《课限首检岁寒堂诗话》论杜述略

  《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和压讨超十燃镇确立资哪区诗学旨趣新论

  宋代"诗词刻增希朝辨体"之论述冲突所显示词体构成的社会文化性流变现象

  "追认"与宋词价值重估

  论宋代词人对李白词的模仿与次韵

  从准《草堂诗余》初选本蠡测南宋文人词之音乐文学标准

只征实经职呢评厂  论遗山词对宋词支否势静绍想践的集成与超越

  论明代中后期词坛对宋词的选择与接受

  清代论词绝句之价值--以论唐、五代、两宋词为例

  简论常州词派的南北宋之辨

  "侍儿小名录"书考

  宋代禅林笔记的忆古情结与书写策略

  宋代教坊正乐与宫廷演剧之俗谐化

  后记

  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总目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会名取圆执领波当红剧扩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第六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