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底蝾螺,贝壳为圆锥形,蝾螺形来自或平卷形。壳口内面有显著的真珠光泽。
- 中文名 红底蝾螺
- 外文名 Astralium haematragum
- 纲 腹足纲
- 门 软体动物门
名称类别
【物种名称】红底蝾螺
【中文俗名】白星螺、白星蝾螺、红底星螺
【拉丁学名】Astra高自补止立政季lium haematragum
【命名者】 达异(Menke, 1829
【英文名称】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蝾螺来自科
外形特征
齿舌式为n-5-1-5-n。口盖螺旋为寡旋形,石灰质口盖。壳呈圆锥状,体螺层不膨胀,壳质360百科厚,灰白色。周缘具有一列速促齿轮状的突起,壳表密花极夜排据有细颗粒组成的螺万专赵赵谈肋。壳底有鳞片状的螺肋。壳口完整,具真珠光泽。

分布范围
中国南海、南韩。
台湾分布 基隆市,台湾东北角,宜兰县石城,宜兰县苏澳,台北县龟吼,台北县淡水,台北县三芝,台北县鼻头角至宜兰县大溪,台北县贡寮乡蚊子坑,花莲海岸,屏东县恒春半岛,澎湖东部海域,东沙岛。
习性环境
栖息见殖迫四奏发于潮间带到浅海之岩礁区。低潮线至潮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