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颗粒犁头鳐

颗粒犁头鳐,Glaucostegus granulatus (Cuvier, 1829),犁头鳐科犁头鳐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尤以南海产量较多、个体较大。是捕捞其他经济鱼类的兼捕对象,因此其渔期不明显,产量也不集中。

  • 中文名称 颗粒犁头鳐
  • 拉丁学名 Scobatus granulatus (Cuvier, 1829)
  • 别称 犁头鲨、六件鲨
  • 界 动物界
  • 门 脊椎动物门 

形态特征

  平扁延长,一般体长1米左右、体重5至10千克。头和胸鳍基底连成一体盘呈犁头形、头长,吻三来自角形突出。口腹位,较小、平横裂,有唇褶。牙细小而多,排列为铺石状。眼大,上位胡尼且。眼后具椭圆形喷水孔,后缘有皮褶。鼻孔短而斜裂。沿体背部正中线上有一行粗大结刺;眼上方和肩区每侧也各有2个结刺、尾平扁,每侧具一皮褶。体背及腹面光滑,背面360百科纯褐色、无斑纹,吻侧和腹面浅淡,吻的前部腹面具一黑色斑块。背鳍2个,中等大,呈三角形,黄色,第1背鳍位于腹鳍后方;胸鳍较狭长。前、后缘连续广圆,基底前部延伸达吻侧后部;尾鳍狭小,呈黄色。

颗粒犁头鳐图片集

  吻呈等爱利附发着石依动年处极边三角形,前端钝圆,侧缘斜直;吻长约等于体盘长之半或稍大;吻软骨细狭,仅后部1/4分歧,前部联合,近吻端处又分为2短冲而调刻当枝。眼小,眼径等于吻长的1/9~1/14,等于眼间隔的1/3。喷水孔卵圆形,约与眼径等大或较大,后缘外侧具一细小皮褶度职气失。鼻孔里侧位,几横列,长等于括去民奏聚步乐浓居口宽的1/2,约与鼻间隔相等或稍小;前鼻瓣具一扁须状突出念数改介角敌万,不转入于鼻间隔区域,后鼻瓣内侧具当的一袜状突出,转入于鼻腔否队同父吃历掌互错缩孔内,外侧具一低狭薄膜。口横列,略呈弧形,为口前吻长的3/8~4/13;上颌具一腭膜即段终程城底而乐,中部三角形凹入。齿细小而多,着拉每椭圆形,宽比长为大,铺石状排列。鳃孔5个,很狭小,措念示依数对击斜列于胸鳍基底里方,第五鳃孔间的距离比第三鳃孔大6~7倍。

  背面和鳍上密具粒状鳞片;背面正中脊椎线上具一纵行粗大结刺;吻软骨两侧各具一行小结刺;眼前和眼上具一行小结刺;肩区每侧具2小结刺。

  胸鳍中大,基底前延,稍越过鼻孔前缘的水平线;前缘斜直或略凹入,后缘广圆,里缘斜直;前角和后角都圆形。腹鳍小,距胸鳍很近,约仅有一眼径之隔;前角广圆,后角钝尖突出。两背鳍几同大同形;前缘圆凸,后缘稍其项记又始加坏表杂通凹;上下角都圆钝;第一背鳍与腹鳍的距离比背鳍间隔约大2倍,基底长稍小于背鳍间隔的1/2;第二背鳍基底比第一背鳍基底稍长。尾平扁,尾椎轴平行,下侧皮褶很发达。尾鳍颇狭长,上叶比较长大输专,下叶不分叶、不突出,低而广圆简比我细械形。

  背面赤褐或紫褐色,吻侧淡赤色,腹面淡白色。

生活习性

  暖水性中小型犁头鳐,一般体长1米左右,大者可达2米余。栖息于近岸浅海,常把身体半埋藏于泥沙中。

经济价值

  肉供食用;背鳍和尾鳍可制成鱼翅;吻侧的半透明结缔组织可制为"鱼骨";皮可制成"鱼皮"。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颗粒犁头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