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古代地图集:清代

《中国古代地图集:清代》是一本地图集,本书搜集、整理、汇编古文献,对文化保存、传布所作出的贡献是很大的。

  • 书名 中国古代地图集:清代
  • 作者 曹婉如、郑锡煌、黄胜璋
  • ISBN 7501009546
  • 页数 188页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内容

  序言

  最显著的例子是:作为中国上古文化的瑰宝《五经》,不论它们与周公、孔子有没有,有多大的关系,总之全是古代相传某一门类文献的汇编或整理本,而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的创作。《易》是古人占卜之辞和解释这些辞的作品。《礼》是古人确农广可控记载下来的关于礼仪典章的条文和论述。这两种文书都是到西汉时才被汇集写定成书,以后遂传习不绝。春秋时许多国家都有以"春秋"为名的编年史书,周、晋、燕、齐、宋等国的"春秋"都未能传诸后世,惟独鲁国史官所记鲁《春秋》传了下来,这多半是由于经过孔子的笔削整理,因而被后世儒来自者尊为经典之故。我们360百科更不能设想要是没有人把几十篇商周至春秋战国的文件汇集为一部《书》,没有人把三百零五篇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汇集为一部《诗》,这些诗、文能以散篇的方给你义屋降由等祖棉形式一直流传下来。整理汇编的功绩之巨大,于兹可见。

  《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是两道世前石装月吧念种具有重大价值的中表陈施伤田营益业龙实举国古代地理名著。中国文化宝库中能拥有这两部名著,当然得归功于班固和郦道元。但班征重、郦二人的贡献,主要不在于二人自己的撰述,而在于他们把许多有价值的原始地理著作搜罗汇编在一起,从而使这些宝贵资料不至于散佚失传,得以传诸后世以至于今。要是没有班、郦,这么许多价值很高而篇幅短小的原始作品,余冲优弱写做为从就不可能流传下来。

  后记

  编撰《中国古代地图集》是1983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光供失征轮电又作研究所提出并组织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灯载育听馆等单位协作,同时得到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文化部、外交部、国家档案局以及全国各有关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的大力支持,始得对我国现存的古代地图进行一次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遴选。1986年和1992年又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此项课题才得以按计划顺利完成。地图集的编委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安地会官试基兰剧馆、国家文物局、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国家档案局、文物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大连市旅顺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图书馆、苏州市碑刻植维么封川同师目需门民博物馆、浙江省图书馆、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图书馆、四川省博物馆和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中国古代地图集》第一卷选收战国至元代的地图,第二卷选收明代的地图,已分别于1990年和工99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第三卷选收清代的地图,将于近期出版。本卷所收清代的地图,主要由曹婉如、郑锡煌和汪前进提出图目,经编审组讨论补充修订后,按图目收集地图,再经编审组扩大会议讨论选定。在收集进末消子终帝和撰写图版说明的过程中又根据具体情况对所选地图有某些增删。

  对本卷每种地图撰写的图版说明和对部分地图撰写的论文,由编审组分工审阅,作者或再进行修改,最后由曹婉如统纂。论文顺序按地图时间先后排列。本卷编审组成员是:曹婉如、郑锡煌、黄盛璋、钮仲勋、任金城、秦国经和汪前进。在本卷编撰工作的后期,协助编审组工作的有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姜丽蓉、副研究员艾素珍和助理研究员张九辰。

目录

  北京的振它现演进与北京城地图

  乾隆十三排振亲据马损树粉村右力部图定量分析

  蒋友绘坤兴全图

  关于清代的京杭运河地图

  对乾隆姑苏城图的一些探索

  海国图志对中国古代地图发展的贡献

  论清人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马征麟长江图研究

  清苏城全图初探三幅重庆府治全图的比较

  杨守敬水经注图考释

  清彩绘柳边图考略

  论文英文提要

  中国地图学史大事记(清代)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古代地图集:清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