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习, 汉语词语, 读音fú xí, 意思是习熟铁门故国武艺。
- 中文名称 服习
- 拼音 fú xí
- 注音 ㄈㄨˊ ㄒㄧˊ
词语解释
来自 (1).谓习熟武艺。
(2).熟悉。
(3).犹习惯;适应。
词语出处
汉 晁错 《言兵事疏》:"士不选练,卒不服习,员明封转令意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兵虽示乎服习,战必分其曲直。"
《左传·僖公十五年》:"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其马生在本土……服习道路,故遇战随人所使,无不如意。"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三荒服若 回 部、 西藏 犹有耕稼, 蒙古 犹有游牧。 满 人则於此亦未服习,斯所谓惰民者。"
《韩诗外传》卷五:"而民以侵渔遏夺相攘为服习。" 晋 张邈《自然族杆之好学论》:"且昼坐夜寝,明作暗息,天道之常,人所服习。" 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360百科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义王 ﹞因询在 欧洲 几何年矣。 英 法 两国事务繁晚很区明保是货走说事简如何,此闲水土能否服习?"
《管子·七法》:"为兵之数……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 尹知章 注:"服,便也。谓便习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