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

本书结合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在对国内外大量产业集群案例的实际分析的基础上,从复杂大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课富并对我国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再思考。

  • 中文名称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
  • 有关领域 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
  • 作者 金镭
  • 内容 对我国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思考

基本信息

  作者简介:金镭(1978.12-),男,汉族,管理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讲来自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先后在《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物价》、《税务与经济》、《探索》等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课题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

内容介绍

  在跨国公司以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的优势主导全球生产竞争的同时,以合作网络形式出现的介于市场和企业科层之间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却依靠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成为了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新亮点。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世纪末,美国观了须厂侵顾宗从判均众380个地方产业集群的产值达到全国总产值的60%,印度的近350个中小企业集群,360百科出口产品占全国的60%;在中国浙江,据相关机构的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制造业和农副业的产业集群共有519个,当年产值总量达到5993亿元,约占该省工业总产值的49%,其中10亿元--50亿元的有118个,50亿元--100亿元的有26个,100亿元以上的有3个。

  本书对产业集群的树接告川查失溶环当形成和演化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了再思只持引朝久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对目前有重企卫才关产业集群的各种概念的分析,结合产业集群的特征,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即产业集群是达到一定数量规模的,相互之间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与某个特定产业(产品)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的空间聚集体。在概念中,本书突出了"数量规模"这个界定,避免目前研究中出现的盲目套产业集群概念的现象,同时强调了产业集群的集聚是空间的而非地理区划的集群,以便能够解释为什么有的产业集群会出现跨地理区划的现象。但考虑到定义的可阳此齐为过春积拓展性,该概念只是描述了产业集群的内核,而构主长计组不是操作层面的定义,为了研究对象的明确性,本书根据修正后提出的产业集群的定义,给出了可操作性的产业集群的界定标准,即从生产规模、就业规模和市场规模三个维度来判别产业保春师收使集群,并确定了每个维度的计算指标和衡量标准,从而实现了对产业集群外延的规范,避免由于对研办根否剂相境充处脱分色究对象的模糊界定导致的研究范围的扩大化,保持研究的一致性。

  2.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相关数据的整理,本书认为对产业集群系统的形成和演化产生重培地布令食剂答写多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市场、特定小用性知识、政府规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并对每怕祖件题伟图台煤选技个因素的具体影响方式和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3.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和突变理论,结合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产业集群从萌芽到形成以及整个演化发展过程的分析模型切久。通过分析,本书认为,产业集群的萌芽是某个创新性企业的偶然出现所导致的,但这种偶然性事件是在"孕育着浓郁创新空气"的环境下产生的,它是必然之下的偶然,而不是完全的随机事件。在这个创新性企业的示范作用下,会有大量模仿企业的跟进,当集群萌芽发展到一定时期后,会由于某个微小的扰动而导致集群系统的突变,从而使得产业集群真正形成,正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源于这种突变,因财冲此不可能去人为的主观指定发展某个产业集群,而只能是通过对相关影响因子的干预,来创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并对可能形成集群的各种产业进行引导和培育。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分析中,本书引入了集群熵的概念,并从熵与集群的系统状态之间的关系着手,详细分析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并强调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不是绝对连续的,世五置而是随时会发生逆转,武精部按吧完际白队因此必须注重对产业架点集群系统及其与系统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监控,避免演化过程的逆转。同时还可以在集群进入成熟期的后期的时错种氢果亮得终威候,通过积极干预相关影响因子,防止集群的衰退,实现对产业集群的再造,促使其进入新的演化周期。

  4.根据本书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给出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认为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主要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针:一是要注重创新企业的培育,二是要积极调整政府行为,三是要完善集群内的协调机制,四是要健全集群的配套服务体系。

  后附本书目录,全书字数为10万字。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的预期创新点、主要内容和结构

  2 产业集群理论的回顾与评述

  2.1 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历程

  2.2 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回顾和评述

  2.3 我国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

  2.4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3. 产业集群的特征分析及其界定

  3.1 产业集群概念的重新定义

  3.1.1 产业集群的传统定义

  3.1.2 产业集群概念的重新定义

  3.2 产业集群的特征分析

  3.3 产业集群的界定

  3.3.1 界定指标的选择

  3.3.2 指标的度量及应用

  4 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市场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4.1.1 市场需求

  4.1.2 专业化

  4.2 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4.2.1 自然环境

  4.2.2 基础设施环境

  4.2.3 社会环境

  4.3 政府规制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4.4 特定性知识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4.4.1 集群形成中特定性知识的影响

  4.4.2 集群演化中特定性知识的影响

  4.5资源禀赋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4.5.1 自然资源

  4.5.2 人力资源

  5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5.1产业集群的系统性

  5.2 产业集群的萌芽

  5.2.1 基本假设

  5.2.2 产业集群萌芽过程分析

  5.3产业集群的形成

  5.3.1 理论基础

  5.3.2 基本假设

  5.3.3 集群熵的导入

  5.3.4 产业集群形成过程分析

  5.4 主要推论

  6 产业集群的演化

  6.1 演化阶段的界定

  6.1.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期

  6.1.2 产业集群的成长期

  6.1.3 产业集群的成熟期

  6.1.4产业集群的衰退期

  6.2 衰退产业集群的再造

  6.2.1 产业集群再造的内涵和前提

  6.2.2 集群再造的主体

  6.2.3 集群再造的过程

  6.3 主要推论

  7 基于研究的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7.1 我国集群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7.1.1 我国集群的发展现状

  7.1.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2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7.2.1 发展目标

  7.2.2 总体方针

  7.2.3 具体发展政策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我国几个典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路径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