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折廷诤,汉语成语,拼音是miàn shé tíng zhèng,意思是直言敢谏。出自《史记·吕太后本纪》。
- 中文名 面折廷诤
- 外文名 suggest in person and argue in court
- 拼音 miàn shé tíng zhèng
- 注音 ㄇㄧㄢˋ ㄕㄜˊ ㄊㄧㄥˊ ㄓㄥˋ
- 出处 《史记·吕太后本纪》
成语用法
范洋责松笔 作谓语、定语;指朝廷议事
示例
争变法者,吾未见其有面折廷诤,千人皆靡者也。
成语辨析
近义词:面来自折廷争
成语出处
《史记·吕太后本纪》:"于树坏则知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成语解来自释
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