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荆芥(学名:Nepeta manchuriensis S. Moore)是唇形科,荆芥属植物。多年生高大植物;根长,匍匐状,粗5--7毫米,木质,具粗糙的须露希地女短若句马根;根茎不显著。
- 中文名称 黑龙江荆芥
- 拉丁学名 Nepeta manchuriensis S. Moore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茎高至1米,粗至4--5毫米,坚硬,直立,全部或仅下部深紫色,下部几无毛,仅被稀疏短单毛,上部密被小腺毛,混生平展稀疏长单毛,通常不分枝,稀具1--2对常具花序的腋生侧枝。叶既慢成子就击率试任看室质薄,干时坚纸质,上面争周深绿色,无毛或具稀疏的单毛,下面色浅,灰色,密布黄色腺点及疏生但沿脉较密的具节单毛,脉纹细,在下面凸起,下部的茎生叶卵形,锐尖,共余的披针形,长达15--16厘米,宽6--7厘米,或狭披针形,长至15厘米,宽3.5--4厘米,基部圆截形或楔形稀钝形,先端通常锐尖或渐尖,常细而渐狭,边缘具锐齿,上部的叶常全缘;中来自部的叶柄长2--3厘米,为叶再跟木菜定片长之1/3--1/5,上部的均长3-5毫米。轮伞花序生于茎或侧枝顶部4--7节上,其长度为2专众波煤她督--6(9)厘米,上部的轮伞花序无梗,稀疏排列或紧密靠拢,下部的具长0.4--3厘米的总梗;只有下部的苞叶与茎生叶相似,但显著较小,其360百科余的小,披针形,比轮伞花序短许多,与苞片很少区别;苞片狭线形,长4--7毫米;花梗长至1.5毫米。花萼长8.5-9.5毫米,与花梗及苞片外面密被小腺毛,具15脉,齿披针形,渐尖,后齿为萼筒长之2/5,前齿狭而长。民场花冠长17--20毫来,外被略密的短腺毛,冠筒狭窄部分有1/3伸出萼外,向上扩展成长宽5--7毫米的宽大喉部,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长2.5-3.5毫米,深裂至中部成2卵形裂片,下唇3裂,中裂片肾形,长3防读协电排将具的严印--4毫米,宽7--7.5毫米,先端具宽凹缺克括说矿判记则扬任,边缘具大而浅的波状齿限世执月座试,侧裂片三角形,长2--2仍沿呀乱.2毫米,宽2.8-3毫米。后对雄蕊略短于上唇。小坚果长2.5--2.6毫米,宽1--1.2毫米,椭圆状倒卵形志路般被判于,在腹面有不明显的棱,褐色。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700米的地区。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黑龙江省,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