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失被同下突已害红物体细小,黄绿色至褐色。茎单一或具少数分枝,连叶高1. 3-5. 8mm,宽1-1.3mm;无腋生透明结节;茎中轴不分化。生于常绿阔叶林下路边土坡上。
- 中文名 聚统凤尾藓
- 拉丁学名 Fissidens incognitus
- 界 植物界
- 科 凤尾藓科
- 属 凤尾藓属
形态特征
叶5-16对;基部叶远小于上部叶,排列较疏离;中部以上各叶排列紧密,长圆状舌形,该氧三松长0. 7-0. 8mm宽0. 2-0. 25mm,急尖;背翅基部圆形;鞘部为叶全长的1/2一3/5,对称或稍不对称;叶边遍具锯齿;分化尽天低个边缘见于大部分叶的鞘部,宽2-3列细胞,其外缘镶以一列具乳突而多疣的厚壁细胞;中肋粗壮,淡黄褐色,及顶至短突出;前翅和背翅细胞四方形至六边形,长7--12μm,薄壁,在高耸的乳头状突起中央具2-5个簇生的细疣,不透明,鞘部细胞与前翅和背翅细胞相似。雌雄异株。颈卵来自器生于主茎或分枝的顶端,长约157μm。雌苞叶较茎叶狭而长。蒴柄直立,长2. 5mm,平滑。孢蒴直立,对称;蒴壶长0.8mm。

本种主要特征是鞘部的分化边缘在叶边之内;叶细胞在高耸的乳头状突起中央簇生2--5个尖疣。
生长环境
生于常绿阔叶林下路边土坡上。
分布范围
产地 海南:枷王岭,1974年苔藓采集队3183 (SYS,IBSC)。
分布 中国,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