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糙柄凤尾藓,植物体细小至中等大小,绿色至黄绿色,连叶高2. 4-4. 3mm,宽0. 8-1. 7mm。茎通常单一;无腋生透明结节;茎中轴不分化。
- 中文名 糙柄凤尾藓(新拟名)
- 外文名 Fissidens hollianus
- 门 苔藓植物门
- 纲 藓纲
- 目 凤尾藓目
形态特征
叶6-12对,紧密排列;最下部叶远小于其余各叶;中部以上的叶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0. 8-1. Omm,宽0. 2-0. 3mm,急尖;背翅基部圆形;鞘部为叶全长的1/2一3/5;叶边近于全缘;分化边缘通常仅见于雌苞叶鞘部的下半段,宽2-5列细胞;中肋淡黄褐色,及顶至突出;前翅及背翅细胞四方形至不规则的六边形,长5-6μm薄壁,不透明,具多个细疣;鞘部细胞价里照斯河部数套所研与前翅和背翅细胞相似,但靠近中肋基部的细胞较长而壁较厚,疣较少。雌雄异苞同株。颈卵器顶生,长210-235μm。雌苞叶大于茎当叶,长约1. 3mm,背翅基部楔形,在基部之上消失。
中文异名
描述 Fissidens hollianus Doz. et Molk.,Bryol.Jav.1:4,ta.来自4.1855;Chuan360百科g,Journ.Ha保掌与肉罪脱信教难个t-tori Bot L氧ab. 37:441.1973;Lai and Wang-Yang,Taiwania 21(2):183. 1976;Li,Acta Bot.Fennic题班艺副物加a 129:29. 1985;Redfearn and Wu,Ann.M响issouri Bot.Gard.73(1):187. 1986.

生长环境
糙柄凤尾藓生长于阴湿环境中的树上或石上。
产地台湾:台北县,Iwa露tsuki 3647 (b) (NICH)。广东:广州市,林邦娟3421(I谓BSC,SYS )。海南省:霸整承烟双往略王岭,1974年苔藓采集队3134(SYS,IBSC);尖峰岭,陈邦杰等821 (IBSC,SYS )。
分布范围
来自 糙柄凤尾藓分布在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360百科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本种与锡兰凤尾藓(F. ceylonensis)相似,主要区别在本种的蒴柄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