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汉族。1来自962年出生,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原籍山西省寿阳县。
- 中文名称 丁海斌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辽宁省盘锦市
- 出生日期 1962年
人物履历
来自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档案学、历史学研究生导师,科技哲学博士。曾任辽宁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主持工作)、辽宁大学历史系主任、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富院院长、自2006年9月30日起任辽宁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主讲课程
自从1985年任教以来,先后开设并讲授《档案学概论》360百科、《科技档案管理学》、《科技文件学》、《档案利用工作艺术》、《电子文件管理》等课程。
研究方向
文献学(档求波积临神案学基础理论、中国档案史、电子文件管理)、历史学(科技史、清史、中国古代陪都研究、沈阳地方史)、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
主要贡献
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约30部,发表学术性文章150余篇,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今那略散识找福天否率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等约20项。
著作
主要档案学著作:
《档案学概论》(第一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来自》(独撰,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档案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独撰,香港同泽出版社1997年出版)。
伟沿滑 《中国科技档案史纲》(第一作者,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出版)。
《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独撰,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好停印年出版)。
《电子文件管理基础》(独撰,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出版)。
跑著雨《电子文件管理基础》(第二版)(第一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出版)。
《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教程》(第一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国科技档案史》(第一作者,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中国古代科技档案活遗存及其科技文化价值研究》(第一作者,科学帮差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主要历史学著作:
《中国古代陪都史》(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清代陪都盛京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60百科2007年出版)。
《清代"官科技"群体的养成与结构研究》(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学术贡献
在以下四个发茶怎会入更少飞费方面实现了学术体系创新:
从在档案学基础理论方面条美真记苗东说武液刘织,发表了一些有分量有影响带木零有突破的论文与著作。如:《档案学三题小议--档案定义、起源与档案学科属性》、《论尔歌迅周汽晚社会制度与档案事业》、《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论先秦文明与档案》、《档案起源新论》《论档案的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档案事业主体论》、《从实体与事物角犯渐绝察赶回万溶度论档案形成规律(上)、(下)》、《再谈"档案"词源问题》、《 档案管理活动中的物质与买路花从整满算级阳对跳意识 --兼论档案的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档案时间论》、《档案空间论》等数十篇论文。出版了《档案学概论》、《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等著作,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
在"中国档案史"方面,特别是在"中国科技档案史"研究方面,取得王学激统复众语六际财叫了拓荒性的成就。分别出版了《中国科技档案史纲》、《中国科技档案史》、《中国古代科技档案遗存及其科技文化价值研究》等著作,并发表了《论先秦文明与档案》、《中国古代科技档案直接遗存及其科技文化断价值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档案与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特点》等数十篇论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科技档案史的学术体亲之诉载历通轮女队举系。
致力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方面的研究、教学及软件开发工作,出版了《电子文件与电子身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基础》、《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教程》等著作,并陆续发表了《档案虚拟论》、《档案管理虚拟论》、《档案·虚拟·历史--关于档案虚拟的符号论解析》、《论电子文档的逻辑管理》等数十篇论文,形成了独具特色是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理论。
在历史学方面,开展了对"中国古代陪都现象"的突破性研究,出版了《清代陪都盛京研究》、《中国古代陪都史》著作和《论中国古代陪都现象》、《中国古代陪都十大类型论》、《清朝陪都盛京总论》等论文,初步建立了关于中国古代陪都现象的理论体系。
此外,在沈阳地方史、清史、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等方面亦有所创建。出版《清代官科技群体的养成与结构研究》、《二三零事件始末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学术杂文数十篇,包括:《李约瑟现象的"官科技"解读》、《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清末陪都盛京的军政改革》等。
获奖记录
曾获我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成为该奖项中国档案界的唯一入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