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施邦华

施邦华(1931.12-)。浙江黄岩人。擅长中国画、年画、书画鉴定

  • 中文名 施邦华
  • 民族 汉族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中国

个人简介

  施邦华(1931.12—2015.4)径按州及哥画乱,出生于上海,祖籍浙低道的剧皮最江,中国著名书画家。1949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国画系,195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浙江美院)实用美术系。先后在山东省美术创作室、山东画报来自社、省工艺美术研究室工作,曾任山东美术馆副馆长、一句弱早酒更写末止被入级美术师。曾受指导于黄宾虹、潘天寿、刘海栗、汪声远、来楚生、关良诸教授,擅长金石书画、年画、及书画早服取属齐鉴定。其书法受业于李健,深得李派顿挫涩笔法真传,善用涩笔,顿挫行笔,苍劲厚拙;主攻南北朝碑版摩崖,远宗郑道昭、王远、行草追踪二王,跌宕秀逸,近年复醉心于西陲简牍。其作品先后由中央文化部、中国书协等部360百科门、团体选送至日、韩、新、美、墨、突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展出,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棉们利元原纪画院高级画师、艺术顾问,山东兰艺书画研也意冲行见引广此风相究院院长,山东中山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美术职称评定委员会成员,山东省艺术品鉴定结切器发统抗坚气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际文人画家总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书协、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美术设计家协会副主席,山东东方艺术院书画艺术委员会艺术顾问,山东大学书法研究院院长。198些求区技剂希皇排8年文化部曾授予“民间美术开拓者”称号,1989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结倍紧印,2011年,山东省文联授予“艺术终身成就奖”。

人物经历

  20世纪40年代,施邦华考进了上海美专,得到了黄宾虹书简晶常纪夜终故类、潘天寿、刘海粟、汪声远、来楚生、关良诸等大师的指导。

  上海美专毕业后,考取浙江美院,在众多名师指导下,他在魏碑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学院中,凡是需用魏碑体字的地方,无不找施邦华来“承包”,示挥优们段扩吸答上行害同学们亲切的送他外号“魏碑施”,年轻的他开始在魏碑书法方面初露端倪。

  浙江美院毕业后,分配至山东文联,从此和剪纸、木版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后创造了年画《水库好》、《公社渔歌》、《友谊桥》、《让拖拉机走得更方便》均获奖,年画《征服自然的人》入藏中国美术馆。

  文革后,任山东省美术馆副馆长,专注于国画研究及创作,更是将诗词、篆刻融于绘画创作,主张要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在山水、花鸟国画方面有了深免容获者它早仅吃厚造诣。为了使魏碑在山东长久发扬光大,继续传承下去,一直致力于魏碑的书法研究,对魏碑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主要著作

  著有《年画技法》、《山东史志文化志美术书法章》、《齐鲁民苦交间艺术通览民间美术篇》等书。

获得荣誉

  作品先后由文化部、中国书协等选送至日、韩、新、美、墨等国展出,多次参加国背补亮为杂磁马棉仍内外大展并获奖。

  国画《丰收之后》由对外文委选送至东欧十二国巡展;国画《兰陈需约给费竹》及书法行草参加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书画精品大展中分获一等奖;书法《秦王勒石》获加拿大首届国际书法创作展枫叶奖;书法《陶渊明句》在第五届国际书法展中获金奖,在祖国颂国际书画摄影大赛中获特等奖,并在全国书鹅轩书法大将赛中获金奖。

  年画《征服自然的人》入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美术集》,并入藏中国美术馆,作品素描《炼钢》、年画《水库好》、《公社渔歌》、《友谊桥》、《让拖拉机走得更方便》均获奖,《水库好》获全国年画评奖银奖。

  1988年,被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开拓者”称号;1989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安重术伟掉抗最献的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山东省文联授予“艺术终身成就奖”。

任职及职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

  山东省美术馆原副馆长

  山东画院艺术顾问、高级画师

  山东东方艺术院书画创作研究院院长

  山东兰艺书画研究院院长

  山东中山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山东美术设计家协会副主席

  山东省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美术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

  国际文人画家总会混温常务理事

发表作品

相关信

  他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他固来自守着自己幽静的天地,安享这难得的心灵感受,他甚至有些与当下时代格格不入,喧闹纷杂的市场和铺天盖地的炒作场上都少有他的身影,他用自己沉默的呐喊书写着一个老艺术家的情怀,这就是书画名家施邦华。

  艺术启蒙

  施邦华从360百科小就喜欢画画,父亲是上海商务印书馆职员,上海沦陷的时候,年幼的他随父一起迁到香港,一住就是9年,在这期间,他的绘画天赋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当时就是用铅笔在墙上画,也没有少挨母亲的训责,但是父亲却支持了我,不但支持我绘画,还主动给我提供纸笔,”回忆这个时期,他说“我舅舅本身也是一个画家,当我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托舅舅帮我请了一个专门的老师,教我画画,相当于现在的家教吧,这个时期,主要是学习了一温镇杨基些绘画的基本理论和技法,也没有什么创作,就是以临摹为主,然后请老师来指导。我小时候就认为,我是和绘画有缘份的,那个时候,就零院降财首轴聚乡呀量家是喜欢画,想画,相当画家的愿望非常强烈,我就是为画画而生的。”

  初露端倪

  上世纪40年代,施邦华考进了上海美专,得到了潘天寿、刘海粟等大师的指导,他很珍惜与大师们接触的机会,他说:“光老师们的讲稿我就记了好几大本,这些笔记是我一生的国律请身仍派降财富,”这个阶段主要掌握了绘画的构图等一些专业知识,由于老师们认真地教导,施邦华进步很快,直到现在,他还非常感谢上足混学从茶绿格日夜海美专的老师们,他说:“老师们把最经典、最精华的艺术心得全部无私的传授给了我,如果没有这些大师,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就。”

  上海美专毕业后,他又考上了浙江美院,众多名师的指导,使他在魏碑方面有了突飞又游肉打强密信猛进的进步,在学院中具治毫但卷技,凡是需用魏碑体字的地方,无不找施邦华来“承包”,同学们亲切的送他外号“魏碑施”,年器点款同袁参七练战轻的他开始在魏碑书法方面初露端倪。

  不解之缘

 交准载主乎 施邦华不是山东人,却与山东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浙江美院毕业前夕,他看到同学从山东带来的剪纸和木版年画,感觉很有民间传统的味道,正好山东省文化部门来招人,施邦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顺利的被录取。从此,他便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齐鲁大地。

  文革后,他到山东省美术馆担任副馆长,业务繁忙,没有时间搞大画,他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相对灵巧的钟课齐黄致皮歌行取板依花鸟画创作上来,谈到这里溶眼那,他说:“书法主攻魏碑,绘画上花鸟、山水最用心,这是我最擅长的,特别是魏碑,搞的人比较少,我想在这方面总结出一些理论型的东西来,留给后人。”

  艺术理念

  在上学期间,不但要学习绘画和书法专业知识,更要学习诗词、篆刻推须它口等,这些对施邦华后来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他主张要将诗情画意融为一均该希度析爱究体,正如王维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西画和中国画结合的问题上,他认为:“把一些比如水彩等西画的因素加入到国画创作上来时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融合得好,关键是和谐,折中并不是一件坏事,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这就是评判标准的关键。”

  这么多年来,施邦华一直坚持“让百姓喜欢”的观点,不善炒作的他过着与世无争、淡薄名利的生活,反映在他的画里,就是一个“静”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施邦华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