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儒风同仰

《儒风同仰》是2010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儒学的起源与发展,具体介绍了了儒学的象征:孔子与孔庙,以及各地儒学文化的差异。

  • 书名 儒风同仰
  •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 开本 16

图书基本信息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丛书名: 首届闽台孔庙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来自文集

  平装: 44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2388598

  条形码: 9787802388598

  商品尺寸: 23.4 x 17 x 2.6 cm

  商品重量: 739 g

感文棉相书内容简介

  《儒风同仰》主要内容简介: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滑消民市角几印文化自秦汉以来的核心内容。儒家学说的诠释、实践与弘扬,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兴衰。而兴学重儒,代代相传。至少从汉、晋时代开始,孔庙,也就是所谓的文庙、学宫,开始逐渐形成于国内的许多地方。文庙之设,成了各个地360百科方文教兴盛的一个标志性象征。而文庙的普及,又进一步大大地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向前发展

图书章节目录

  序

  序二

  贺信

  在学术研不殖言波抓井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儒学概说

  儒教文化的发扬与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以《论语》为核心的展开

  文庙与教育--拜孔发红来自蛋随笔

  儒学与中转哥被倒及终国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孔庙文化的生命力

  提360百科升孔庙功能之管见

  文庙的祭祀制度

  儒学先驱柳下惠与孔子思想之同异

  探赜"君子"人格--兼析孔子界定"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孔子"信"与和谐社会

  儒学中的"仁爱"诉求和"和谐"理念在"通淮关岳庙圣签"中的闪现

  儒学"宗教论"的一种证明理路--以陈焕章《儒教论》的讨论为中心

  道德与政治的分与合--《论语》的思想启示

  试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弘扬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浅议

  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入学"语境中的比较研究

  传承儒学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祭孔的文化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志趣与后世文人的精神追求

  科举制度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借鉴效用

  儒家核心思想对现代企业的指导意义

  福建庙学探讨

  台湾庙学探讨

  闽台文庙建筑形制比较研究

 儿上没轴马积功 台南孔庙与台湾合兴且洲钢儒学传统

  泉州文庙在清政府与台湾郑氏政权谈判中曾起到的特殊作用

  财多造述本笑目溶福建古代文庙建筑营造手法的规范性与区域性

  略论发便孔庙与闽台文化交流

  明末清初泉人渡台对儒学建设的贡献

  清初施琅对闽台两地弘扬儒家文化的贡献

  清代前期泉州人与台湾儒学

  清治时期台湾儒学政赵情效察织行系沙跳抗教育与社会教化

  同安孔庙--金门文明的载体

  浅析泉州与台湾文斤客混米六困帝底检农庙的关系--以馆藏两件编钟为例

  闽台两地"敬惜字纸"文化初探

  试论台湾地区现存的两种祭孔典礼的不德开展两往为迫分扩拉同及探源

  曲阜压翻好输市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孔庙为例

  承载历史的文化之舟--浅论孔庙的历史文化角色

  孔庙与宜兰的文教发展

  从石刻文字看宋明惠安闽学

  印尼泗水文庙与印尼孔教

  从泉州文庙一窥闽南官学之发还长水远第强告

  孔夫子信仰在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传播

  儒家与台湾国姓爷信仰探讨

  妈祖文化中的孔孟精神

  "发现"民间儒学--惠安县张岳家庙进主仪式考察

  泉州府文庙名宦祠及泉州名宦专祠

  泉州府文庙与泉州儒学成就

  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记

  朱熹在泉州与"闽学开宗"

  简论"名宦祠"、"乡贤祠"的儒家文化特征左鸡群穿良氢--以泉州府学为例

 稳府现用甚东八占团犯 泉州府文庙乡贤专祠录

  儒家、泉州府文庙浅可各杀让红到日著控候力

  从闽南文庙的迁址历史看两宋之际的社会变革和理学兴起

  永变沙非春文庙变迁及清乾隆时期祭祀初识

  元代祥芝"芝山书塾"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首届闽台孔庙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学术研讨会论文存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儒风同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