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州府文来自庙是江西省境内创办最早的公立学校,也是上饶市最大的一座文庙。1923年,饶州府文庙成为饶州七县联立师范学校学府,为饶州府培养输送了大批本地学子和人才。 所在地原为鄱阳明淮王府遗址,200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饶州府文庙
- 地理位置 江西鄱阳县
- 著名景点 鄱阳大成殿
- 类型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简介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封孔子为条画铁松降练大成至圣文宣王,来自改孔庙为文宣王庙,简称文庙。明代,凡京师太学、各府块稳粒、州、县学均立文360百科庙,形成"左庙右学","前庙后学"之制。
历史沿革
明正统元年,淮靖王朱瞻 从韶州迁鄱阳,建造了王府,其子祈铨在王府脱基础上又建了永寿宫(范围包察夜树文茶卫块张民委括现在的人民医院、五一小学、鄱阳宾馆),内有蓬莱清隐、水涨平溪、小桥胜迹、翰墨林、芸香境绿竹漪淇、群芳圃、香雪窝等到八景,此外还有钓鱼台、宝书楼等建筑。明亡载员必专查争强往才固意后,永寿宫毁灭倒塌。清顺治七年(1650年),饶州知府翟凤翥在永寿宫废赴上改学宫,即饶州府文庙。内建有明念经堂、大成殿、教谕署、崇圣祠等到建筑。1937年日军内侵,文庙大部分建筑被炸毁,仅存大成殿。该殿为抬梁式殿堂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占地区差价478平方米,高14米,祭坛前有保留下来的明淮王府云龙纹辇道,殿内设如意斗拱藻井,内外额枋皆扶金雕刻,为古饶州风景人物故事。2002年,鄱阳县人民政府拨款对文庙进行了修缮。
地理位置
饶州府文庙原址在县城东湖北滨。此处原无府学。北寮景祜年间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时曾指以对同僚说:"以市备马探司征去啊够东湖为砚,督军台为印,妙果寺为文笔,建学于此,当出状元。"不久,座文庙就在县城东湖北岸建立。以后曾多次维修和重建。元末毁于兵火。清代顺治七年( 1650),将府文庙迁至淮王府废墟上,即今地工企护深草需步趔了后一次重建是在清光绪元年(1875)。民国初年,曾以文庙为址,设饶州七县联立芝阳师范学校,为波阳杂散升太赵候免压培养输送了大批本地学子和人才。1937年后,日寇入侵,文庙大部分被炸毁,仅有大成殿保存完好。1985年省文物主管部门拨款维修, 2002年县政府来自拨款 20万元,又进行了修缮,现已竣工。
旅游景点
大成殿占地 478平方米,高 14米,座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殿堂结构,琉璃360百科黄瓦,飞檐翘角,五彩斗拱,歇山转角,殿内描金绘彩,斗主拱盘旋,十二根朱漆木柱东承放,均需双手合抱。殿前,祭台商垒,石级盘旋,气势森严;殿后,古槐盘根错节,浓荫蔽日,铜铃火金问她肉、枝叶遇风作响,如虎啸龙吟,其规模在全小独一无二。整个大殿雕梁画栋,造型别致,结构精良。 1986年 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