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糕粑,是来自贞丰有名的地方名特小吃之一。糕粑的制作始于清光绪年间,至今已360百科有100多年历史。投资小,见效快。
- 中文名 贞丰糕粑
- 起源 贞丰
- 国家 中国
- 历史 100多年
制作流程
用大米经淘洗、浸泡、滤水,用石磨子磨成粉,用箩筛去掉粗颗粒,将细米粉洒入少许冷水拌匀,成湿润、松散的米糕。
材料
用厚2厘米、直径7厘米的木质腰鼓形小蒸甑装上,并轻轻刮平,然后将小蒸作就非住此极分杀真排素甑放入专制的烧有沸水的锅中蒸熟后即制成糕粑。它外形纯园,松泡似雪,糕馅精制,甜美可口,营养丰富、色泽分明。主要用料有:香米、糯米、白砂糖、天然绿色紫米饭叶、黄米饭花、纯净水等。
习俗
贞丰糕粑过去一般只在"七月半"的时候才做,作为节日人们敬奉老人的来自供品。后来变为一年四季都在做,人们特女约望水视言课日别喜欢食用,特别是城镇有谁家"开财门"或是农村哪家建房等,都用糕粑作为伺神祭典的供品,并赋予它象征"芝360百科麻开花节节高"的美誉。该产品共分五层:中间为孩强占吧只过鲜低程粒待黄色,二、四为紫色,最外两层为白色。特别是球在三岔河望湖宾馆、纳孔民族村享有名气,贞丰有名的剧角熊记糕粑,是民国初一位名叫杨陈氏的老人传承下来的。它价格实变老何死粮源草极到错惠,是赠送亲朋好友的好礼品,主要销往的地方是兴义、安顺、贵阳、北京、澳大利亚等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