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总参数电路是由电路电气器件的尺寸和工作信来自号的波长来做标准划分的,要知道集总参数电路首先要了解实际电路的基本定义。实际电路有可分烟已帝为分布参数电路和360百科集总参数电路。
电路信息
由电阻器、电容器、线圈、变压器、晶体管、运算放大器、传输线、电池、发电机和信号发生器等电气器件和设备连接而成的电路,称为实际电路。以电路电气器件的实际尺寸(d)和工作信号的来自波长(λ)为标准划分,实际电路又可分为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

满足d<<λ条件的电路称为集总参数电路。其特点是电路中任意两个端点间的电压和流入任一器件端钮的电360百科流完全确定,与器件的几何尺寸和空间位置无关。
不满足d<<λ条件的电路称为分布参数电路。其特点是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是时间的函数而且与器件的几何尺寸和空间位置有关吗呼五标具命杆采。有波导和高频传输线组成的电路是分布参数电路挥思的典型例子。
参考资料:《县很兵财海外实和电路分析》(第一章.第1都丰节) 胡翔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理论的发展历史
迄今为止,关于电路理论和电路课程的历史,怎样分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不同的考察者有不同的认识 我们认为,从19世纪初时伏特发明电池( 1800刑极儿部货年) 至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从酝育期到独立学科的形成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
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初,电力工业和初期通讯服务事业的兴起推动了电路理论学科的酝育和形成 这概级布划义临气施己紧克一时期,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820) 和电磁 感 应 现 象( 1831次长晶停稳服破期) ; 发 明 了 电 动 机发 电 机( 1866) 变压器( 1881) 电报( 1838) 电话( 1876)电灯( 1879) 和无线电( 1894) 等; 出现了欧姆定律( 1826) 电 磁 感 应 定 律( 1831) 基 尔 霍 夫 定 律( 1845) 和麦克斯韦方程组( 1869) ; 传推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8庆89) 在分析方法上出现了电阻电容和电感模型的初步概念( 1853) 磁 路 的 欧 姆 定 律乐乐志验什跑希可唱走(1880) 分析交流电路的复数符号法( 1893) 阻抗的概念( 1911) 和Foster电抗定理( 1924) 最初,学校中电工教育的内容被看成是物理学中电磁学的一个分支 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工测量和配电系统等 两电讯内容很少,网络综合的概念尚未建立,电路设计多凭经验。
20世纪初至40年代,证明了电子的存在,发明斗剧值待烈山了电子管( 真空三极管,190展说黑子似复7) 放大器振荡电路( 1914) 和电视( 1925) 等 为设计广播接收和发送等技方即赶征急飞斤九术的需要,出现了网络综合逼近理论( 1930)正端别七赶尔对树希在德实函数的概念( 1931) 和网络函数的概念( 1936)进入40年代之后,电路理论逐步脱离电磁学形成了一门包含有电路分析和电路综合的独立学科。
2) 经典电路理论的形成
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源判战期间,雷达微波脉冲技术控制系统和电子仪器等的发展构成了电路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新背景 约在1947年发明了晶体管。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Guillemin滑代方权药士教授对电路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编著了电路理论导论一书,IntroductoryCircuitTheory ,NewYork: Wile会度y,1953 这是一本具有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标志了经典电路理论或称传统电路理论的列具投形成 。
所谓经典电路理论或称传统电路理论是指它的内容只涉及线性非时变无源和双向的RLC元件组成的电路 Guillemin教授对电路理论总结的要点是: ①强调并落实了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②对上述电路的分析给出了适用范围极宽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③给出了更符合认识规律的先动态后稳态( 或更确切说是先时域分析后正弦稳态分析) 的叙述体系 。
3) 现代电路理论的开创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至今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晶体管继续发展后,又发明了集成电路( 1958) , 晶体管计算机( 1959) 和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 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电路技术的理论概括方面出现了现代电路理论的内容
所谓现代电路理论是指其内容不只涉及线性非时变无源双向和二端元件组成的电路,还涉及到非线性时变有源和多端元件组成的电路 其分析工具或手段不仅依靠人工手算,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 也就是说,电路理论不但要成为对线性非时变无源双向的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所谓电工元件组成的电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基础,还要成为包括非线性时变有源多端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所谓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 包括模拟电路,也包括数字电路) 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