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口地处极于婺源县东江湾镇的西部,离县城紫阳镇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镇84公里。往南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清山58公里。向东来自到皖黄山10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历史上被称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如今仍有500来户,1700多人口,360百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特色和风格。
- 中文名称 汪口
- 行政区类别 村落
- 所属地区 婺源县东江湾镇
- 地理位置 离县城紫阳镇23公里
- 人口 1700多
历史沿革
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来自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菜手科值伟案现亲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因地360百科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取《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意,又名"永川"。 是国务院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一 。
古村廓处于端也脸似鸡孙企跟县景巴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景色十操刚皇知分宜人。汪口自宋代以志所系出齐既几孔落爱况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心误坐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
汪口古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航剧响很加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末龙叫尽的足阳、九江等处之码头马曾。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
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城东北30公里处的江湾镇汪口村,占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气势雄伟,布局严谨,工艺精湛,风格独特,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俞氏宗祠
宗祠由山门、享堂、后寝组成,两侧有花园,园内三棵古桂至今年年吐芳。祠内斗拱、脊吻、檐橼、雀替、柱础,无不考究形制,凡木质构件均巧琢雕饰,有大中小的各种形体和各种图案一百多组。刀法响打需神使溶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精美绝伦。被古建筑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系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界复内基督银牛酒评价
这里有:被誉为"艺术宝库"的省保文物单位"俞氏宗祠";属徽派验游水原建筑的"千年古街";古朴典雅的"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和"养书屋"等民居;沿河十景点的龙船潭"水上竹筏漂流";还有由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设计的"平渡堰"曲尺碣员拉遗址……。汪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具特色,丰富多彩,吸引不少的中外游客。
优惠政策
来自优惠时间为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护工作者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医师证或护士证,可享江西省汪口景区门票免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