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灯调,汉语词汇,是一种民间曲调名。马灯调是流传在宁波一带的民间乐曲,在宁波地区命没终击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 中文名称 马灯调
- 外文名称 ㄇㄚˇ ㄉㄥ ㄉㄧㄠˋ
- 拼音 mǎ dēng diào
- 释义 民间曲调名
- 发源地 宁波
词语信息
mǎ dēng diào ㄇㄚˇ ㄉㄥ ㄉㄧㄠˋ
词语解释
民间曲调名。 清末流行。始创于浙江宁波 。本为七言四句,其后加"哎格伦登哟"和声,并再重叠第四句,共四十字。
马灯调是流传在宁波一带的民间乐曲,在北仑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农历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佳节,浙东各地农村历来有自发举行灯会的习俗。其中宁波一带的"跑马灯"是最具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之一,矛掌田管假与之伴随,产生了马灯调。如今"马灯"已不太常见,但来自马灯调音乐却流传下来,成为宁波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的民间音乐。
曲调信息
曲调特色
马灯调具有生动的写照性和浓郁的泥土气息。马灯调一般为七字一句,共有四句,唱了前三句停一下,等敲了大小锣后,再唱后面一句。如:正月里来(是末是)新春(嘞嗳),家家户户喜盈盈;国富民强增欢庆(锣声),嗳格轮登哎,改革开放向前进(锣声)。"跑马灯"的人就随锣声来回穿梭跑上几次,重复唱着"马灯调"。
曲调乐器
马灯调的乐器为二来自胡、笛子、铜锣、钛锣、小钹、小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