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工程学院在经历了三十五年的发展建设后,现拥来自有专业教师50多人,在校生1200多人,教学设备总资产壹千多万元,已成为我校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的重点建设院部。学院新品进刻现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础件绿出那送宪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7个专业。
- 中文名称 牡丹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在校生 1200多人
- 专业教师 50多人
- 院长 钟平
组织机构
姓名 | 蒸算乱培女找争工传 职务 | 岗位职责 |
红第齐务帝 钟平 | 院长 | 负责全面行政工作,分管学科、科研、师资工作。 |
董文琦 | 党支部书记 | 负责学院党务和工会工作 |
鲁晓丽 | 副院长 | 主管学院教学管理工作。 |
穆春祥 | 副院长 | 主管学院招生和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工作 |
李纪明 | 办公室免款顺视什投青主任 | 在院长领导下开展业务与管理工作。 |
崔丽伟 | 团总支书记 | 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团的工作计划、实施、监督、检查和总结工作。 |
卢红阳 | 汽修来自专业教研室主任 | |
360百科唐德裙 | 机械教研室主任 | |
关英凯 | 数控教研室主任 | |
石玉江 | 实验室主任 |
师资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教师达85%以上,硕士学位教师达50%(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具有正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高级线技术人才25人。
专业介绍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订单培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来自强的实际动手及创新能360百科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的团队精神,从事现代汽车维修工作为主,覆盖汽车检测、汽车装配、售后服务和汽车保险理赔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挥才。
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测措神半乎间积神与修复,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测与修复,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卫系统的检测与修复,汽车综合故障着诊断,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车载网络系统的检测与修复,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保险学,汽车销售与服务流程,汽车专业英语及驾驶压写严鸡验线度品需沿实训、钳工实训、汽车维护实训、顶岗实训、轮岗实训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制造及零配件对死友神危及业、汽车性能检测站、汽车销售公司、车辆保险公司,政府交通管理职能部门等单位。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订单培养)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现代市场营销和国内外贸易等专业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汽车运用技术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现代汽车及配件的营销、求情病盐最宣用车亚维修接待、售后服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故障诊断、市场营销学、汽车维修接待、谈判与推销技巧、汽车专业英语及驾驶实训、汽车维护实训、顶岗实训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销售、汽车维修企业,从事市场策划、营销、立价六另虽球厂新弦按业务接待、汽车贸易、旧机动车交易、汽车信息和技术服务、汽车租赁、汽车查勘定损等方面的工作。
汽车电子技术(订单培食脱养)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汽车等各类机动车的电器与电路的运行、调试、维修与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电子技术、汽观书重好东车车身电子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传感器技术、汽车故障诊断及汽车拆装、汽车维护实训、汽车钳工实训、顶岗实训的主要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面向:汽车孩河切位密还孩制造企业、汽车维修和汽车电子控制部件制造部门,从事汽车电子技术的检测、实验、维修与技术服务工作。
机电一体化技术 (订单培养)
培养目标:从事机逐乱坏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具十造破对防附积动、数控机床、电机与电力拖动、机电控制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老啊基项练卫家培扬历、机床电气与数字控制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须送识受附书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操作、制造和从事相关行业的管理和营销工作。
模具设计与制造(订单培养)
培养目标:具有完成一般模具的设计、制造及组织加工生产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制图与CAD、模具制造工艺学、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模具CAD/CAM等。
就业方向:机械、汽车、电子、电器、轻工、塑料等行业的模具设计、模具工艺规程编制、模具CNC编程,模具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能够从事的哪右特这获岗位主要有CAD/CAM/CNC工程师、模具设计师、模具生产和学服文活鸡计划员、模具数控加工操作工(数案氢妒滑多气控加工中心、数控铣、数控车)等。
数控技术 (订单培养)
培养目标:具有从事数控技术领域的产品设计、设备维修、调试操作以及企业运行管理、经营销售等工作能力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机床电气及PLC、液压技术、数控原理、数控机床、数控编程与操作等。
就业方向:数控车操作工、数控铣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编制程序、编排工艺岗位。普通机床的操作与维修、数控设备的安装及机械设备营销岗位。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订单培养)
培养目标:掌握焊接工艺及方法等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制图(含焊接符号)、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焊接方法设备、焊接结构、计算机绘图、气体火焰加工、弧焊电源、焊接结构生产等。
就业方向:工业企业中焊接工艺的编制与实施,焊接夹具设计,焊接质量的检验与分析,焊接工艺实验以及焊接设备管理等工作。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投入900多万元,建立了牡丹江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下设有机械基础实训中心、电气控制实训中心、数控技术实验室、数控加工仿真实验室、焊接实训中心、PLC实训室、电工技术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模具结构原理实训室、汽车模型实验室、汽车故障检测维修实训中心、CAD/CAM实训室。机械加工车间拥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电火花加工、注塑机、数控线切割等数控机床40余台,普车、普铣等各种通用机床40余台。
今年,学院将继续投入资金4600万元,购置生产、实训、实验设备,其中包括德国5轴立式加工中心,国内最先进的大型落地镗、双柱立车等先进设备百余台,年底将竣工15000平方米的生产教学基地,将成为黑江省东部地区最先进的生产教学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机械加工理论和技能,学会操作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综合竞争能力。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采取校企、校校联合等形式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在大连地区、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几十家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了广阔前景,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科研项目
在科研方面。本团队一直主张"产、学、研"一条龙的教学思想。教师以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依托,积极深入到生产和建设第一线参加社会实践,与周边工厂密切合作,参与工厂的研发工作。1990年研发的《5GL-1.6型大豆收割堆放机》通过省级科研鉴定、新产品鉴定,投入批量生产,荣获黑龙江省农机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1992与厂家联合研制的《5TD-120型多功能脱粒机》通过省级产品鉴定;
1994年研发《轴流式二次清选综合脱粒机》,该机二次清选机构属国内首创,现已推广,并在1995年6月申报国家专利(ZL.95215986.4);
1995年与牡丹江木工机械厂合作《指接机组》项目,荣获牡丹江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林口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合作《YXK-SF6六氟化硫密度控制器》项目,荣获牡丹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获三项专利:《收割机新结构》(ZL.97224490.5)、《手扶拖拉机与收割机总体配置新结构》(ZL.97224489.1)、《手扶拖拉机与两行播种机机组结构》(ZL.97225010.7);
1997与省水田所合作研究了《4GLZ-120型自走式水稻收割机的研究》,该项目通过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国内领先,累计推广5000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牡丹江兴达电子焊接总公司合作《WSM-160IGBT逆变焊机》项目,荣获牡丹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BID-250IGBT变极性电源》项目,荣获牡丹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2001年与工厂合作研究《5TY-700玉米脱粒机》,该项目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2002年开始与牡丹江迈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研究所合作《CKS6150数控机床》已投入生产;

2005年与牡丹江金刚钻碳化硼有限公司合作《核反应堆用碳化硼芯块》项目,获牡丹江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2007年科技二等奖。
2004.1-2005.12《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牡丹江市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
2005.1-2005.12《黑龙江省高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牡丹江市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
2006.12-2007.12《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06.12-2008.12《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牡丹江市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
2007.1-2008.12《n型掺杂纳米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在平板显示器件中的应用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
教材建设
《液压传动与气动》作者:钟平 ,鲁晓丽 。 哈工大出版社
《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作者:云晓红。中国计划出版社
精品课程
Pro E 产品设计精品课程
机械CAD精品课程
科研机构
牡丹江大学机电研究所
牡丹江大学机电研究所是隶属于牡丹江大学的科研机构, 牡丹江大学机电研究所是经过长期技术储备后,本着为教学服务,为地方服务的原则。依托牡丹江大学教学科研队伍和实训实验基地。依托迈克机床有限公司和万通微孔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于2008年5月由牡丹江大学注资成立了牡丹江大学机电研究所。研究所下设机械研究室、数控技术研究室、自动控制研究室和实训工厂。研究所现有人员30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及工程师8人,其中很多人是来自于生产企业及研究所的科研骨干,具有机电产品的研发、机电教学试验设备的研发、各类机床及生产线技术改造与开发(与迈克机床合作)、教学仿真软件的开发能力。已在牡丹江市科技局申报09年科学技术项目《微热量集热技术及产品》

研究所实验工厂现有数控机床6台、数控铣床1台、普通机械加工设备10台、具有批量精加工轴类和盘类配件的能力。
实习实训
校内实习
综合实验室(新),8个实验台,可以进行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拖动以及自动控制实验;单片机实验室(新),实验台10台;电子电工实验室,实验台24套;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实验室;金工实训基地,车床4台、刨床2台、铣床2台、钻床2台。
(一)数控实训基地:
在数控实训基地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数控程序编制、自动编程加工、数控加工调试及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实训、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数控编程、数控操作及加工调整、加工现场协调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数控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并选派优秀学生参加数控大赛。
(二)金工实习基地
该基地有10台车床,4台铣床,4台钻床,2台刨床。学生根据这些设备的各种技术资料熟悉各类机床的结构及组成部分、各技术参数、各类机床的主要技术规格、回转刀架、控制面板等,教师负责答疑,并请工厂技术工人做现场指导,使学生达到高级车工水平。

(三)金相实验室、专业微机室、钳工实训基地、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电力电 子技术、电机拖动以及自动控制实验;单片机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实验室
学生通过钳工操作训练,学会锯、锉、钻、铰、攻丝等技术;通过测绘技术训练,学会一般机械零件的测 绘技术,并能运用CAD技术绘图;通过车(铣)工操作训练,达到初级车(铣)工操作技能水平;通过机加工操作训练,了解相关工种的基本知识和工艺特点,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的全面认识和能力 ,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也可采用项目教学法或系列教学法,以课题为中心优化教材结构和教学过程,各训练项目均应通过考核评定成绩。
校外实习
实习单位:
(1)迈克机床公司(挂牌)
(2)牡丹江空调机厂
(3)牡丹江石油机械厂
(4)牡丹江万通微孔开发公司(5)牡丹江金环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6)牡丹江烟草机械
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
①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机械加工、机电设备、数控技术、模具制造的技能;
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迈克机床公司、牡丹江空调机厂、牡丹江石油机械厂、牡丹江烟草机械、牡丹江金环石化设备有限公司等。这些基地的实习,主要针对学生技能培训及机电、机床设备的装配、调试、操作等环节进行实训;
学院发展
今年,学院将继续投入资金4600万元,购置生产、实训、实验设备,其中包括德国5轴立式加工中心,国内最先进的大型落地镗、双柱立车等先进设备百余台,年底将竣工15000平方米的生产教学基地,将成为黑江省东部地区最先进的生产教学基地,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掌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机械加工理论和技能,学会操作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综合竞争能力。
其他信息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地明街60号
邮编:157011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牡丹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