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骆家门组

骆家门组,以组为岩石地来自层单位的地层结构。 1975年浙江区调队命360百科名(1∶20万诸暨幅地质调查报告)。本组底部为灰绿色块状砾岩,下部为砂砾岩、含砾中粗粒砂岩及表少句条带状中粒砂岩夹酸性火山岩;中部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硅质泥岩组成复理石韵律层,夹沉凝灰岩;上部为细砂粉砂岩与泥岩组成复理石导厂适统怀屋韵律层。与下伏中元古界双溪坞群呈不整合。顶部为虹赤村组硬砂岩呈假整合覆盖。分布于浙江西北区。

  • 中文名称 骆家门组
  • 外文名称 Luojiamen Fm
  • 地层单位编码 06-33-0021
  • 地层地质年代 Pt3
  • 阶代码 Qb

命名

  1975年浙江区调队命名(1∶20万诸暨幅地质调查报告)。命名剖面位于浙江富阳县骆家门村。

沿革

  浙西的变质岩研究,始于20年代,统称前震旦系或"倒水坞层"。1962年北京地质学院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开化一带的浅质岩命名为"松木坞组"。1965年浙江区调队于建德白沙见有一套与松木坞组相当的砂、泥质复理石建造,称之为"白沙群"。1970年1∶20万衢县幅地质调查报告中,将前震旦系自上而下划分出上墅组、双娇山群、钟吕群,但将上墅组置于下震旦统。1975年1∶20万诸暨幅地质调查报告中,将原变质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上墅组、虹赤村组、骆家门组和双溪坞群,但时代划分上却将上墅组与虹赤村组置于震旦系。1989年《浙江区域地质志》重新厘定了时代归属,骆家门组、虹赤村组及上墅组,均为青白口系。

特征

来自层型

  正层型 浙江富阳神运福胞围场四业度品功村-骆村骆家门组剖面。浙江区调队,1990,1∶5万场口镇幅、河上镇幅区调报告。

构成

  本组底部为灰绿色块状砾岩,下部360百科为砂砾岩、含砾中粗粒砂岩及条带状中粒砂岩夹酸性火山岩;中部由灰色粉砂质建儿些黄泥岩、泥岩及硅质泥岩组成复理石韵律层,夹沉凝灰岩;上部为细砂粉砂岩与泥岩组成复理石韵律层。往南至浦江附近见有基性火山碎屑岩、细碧岩等火山岩夹层。总厚1920m。粉砂岩中含微古植物: Pseud保错ozonosphaeridium sp., Nucellosphaeridium sp., Margominusc活构轮管孔陆余孔心ula rugosa, Turuchanica ?sp., Granomarginata prima等。

接触关系

  与下伏中元古界双溪坞群呈不整合。顶部为虹赤村组硬砂岩呈假整合覆盖。

分布

  浙江西北区

备考

  编撰者:王自强

  作者1:浙江省地质局区测队

  年份1:1975

  系名 新元古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骆家门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