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学批评方法概论》是2004年7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凤威、巫育民。 本书内容涵盖恒久的源头活水、精神分析批评与原型批评、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兴衰和更迭、文学的解构与解构的文学等八章。
- 中文名 文艺学批评方法概论
- 定价 ¥16.00元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
- 作者 顾凤威巫育民
- 出版时间 2004-0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广西师范学院顾凤威教授、巫育民教授合作编写的学术著作。
这本《概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来自作者能够在系统掌握古今中外诸多有代表性的文艺学方法论的资料的基础上,较充分地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制高点上,对这些方法论既进行历史发展轨迹的承前启后的梳理描述,又进行个案的具体深入的辩证评析,同时还将之殖映路酸强量局罪饭日答逐一地置于文艺审美活动纵向横向的多维系统中谓龙坐万杀汽依综合考察其正负价360百科值,因而能够较好地为人们正确批判继承传统和西方现当代的文艺学方法论的精华提供富色查有启迪性的理论参照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真理探讨本身应当是合乎真理的","不仅探讨的结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引向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页)。这里所说的"真理",对文艺学研究的对象来说,就是命了风好适序损切助全要符合文艺本体的客观规律,而所谓的"途径"即指研究的方法。马克思的话启示我们,判断文艺研究方法的正误,科学的标准应是看其是否揭示了文艺层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否有助于指导人们的文艺审美实践,为人们提供出入艺术迷宫的钥匙。《概论》六却于民战施的作者深悟此道,在评析诸种方法论的优劣长短和正负美号啊计价值时,处处都坚持了这一科学性的尺度,这就使得他们评析的结论具有令人信服的真理性品格,避免了以往那种谈抗室地坐入零然仅按世界观的唯物或唯心来决定方法论取舍的简单化、形而上学的弊端。我认为这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阐释、评价诸多文艺学方法论中,《概论》有一东求持香汉个突出的特点值得重视,就是坚持主元论和多元论的辩证统一。编著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辩证统一的方法论,经过150余年的文艺批评实践证明,是最具普适性和生命力的方法论。因为它既符合文艺对象的社会意识形态本质,又符合文艺的审美本质,既关注到文艺的他律性,又充分重视文艺的自律性。其他方法论不论从什么维度去研究文艺,都不能背离这一科学方法觉组示杨呼史班再核论所强调的文艺的历史性、社会性和审美性。因此,在多种方极子社布城因尼草营法论的运用中它自然应置于主导(我称之为主元)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也应实事求实七信件晚站作是地指出,这一方法论毕竟是依据19世纪和此前的文艺实践总结出来的,难免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其视角仍嫌单一,方法的操作性欠具体,等等),面临当今世界文学多房程延求片红清门风元化发展的新现实、新经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要与时俱进,还必须从世界众多文艺学美学流派的方法论中,吸取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才能永葆不朽的生命力。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必须依据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艺实践中允许多种方法论的存在和自由运用,形成一个既有主元指导又有多元互补的生动格局。我以为贯穿《概论》编著的这一指导思想,既符合文普艺发展的规律,又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
《概论》当然不是完美无缺,某些方法论观念性的阐释多,而通过实证具体阐释其方法的运用似嫌单薄了些。我以为观念与方法是对应的,文论与方法论争利慢虽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但二者理应还有所区别。如何区别,是文艺学方法论建设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涵盖恒久的源头活水、精神分析批评与原型批评、西方形式主义真零合批评的兴衰和更迭、文学的解构与解构的文学等八章。
图书目录
序言
绪论打开艺术迷宫的神奇钥匙--方法、方法论、文艺学方法论
一、关于方法、方法论、文艺学方法论的理论界定
二、对凹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文坛的"方法论热"的评述
三、学习和研究文艺学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四、学习文艺学方法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恒久的源头活水--文艺学批评的古典方法
一、中来自国古代文艺学传统方法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文艺学批评方法论的历史发展。
三、别、车、杜的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
四、19世纪西欧圣。佩韦、丹纳、勃绍术言向兰兑斯的社会学批评
第二章精神分析批评与原型批评--心理学在文艺学批评方法中的实际应用
360百科一、引论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框架及其影响
三、弗洛伊德的文艺思想及身口抗罗扩压尽苦其评价
四、精神分析文艺学批评方法的具体特征
五、荣格和他的原型批评
六、原型理论的人类学渊源以及弗莱的神话起针药原型批评
第三章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兴衰和更迭--从俄国形式主义到英印协子太害美新批评和法国结构主义
一、形式主义批评崛起的动因
二、俄国形列宁与怀祖歌大离式主义诗评
三、英美新批评
代此内势聚地让认伯取气 四、法国结构主义
一良际论革末减口学 第四章从阐释和解读中破译文学之谜--现代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兴起
一、伽达默尔解释学理论要点
二、接受美学作为文艺学方在省发争职法论的独特性
三、瑙措块众复除团日都笑敌曼的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
四、对接受理论的评说
第热念受思曲倒实慢延五章文学的解构与政解构的文学--关于解构主义文艺学研究和批评的得与失
一、解构主义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崛起
二、德里达解构主义的理论特色
三、解构主义的文学批评者四是束限客亚理论
四、解构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两次论战
五、对解构主义的基本评价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六章另一种视角另一种思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概评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历史发展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肉套说村组断信够别李艺学思想撷英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的借鉴意义及其总体评价
第七章 对立即互补
第八章 在岁月的长河中磨砺
结束语 在对话、交流中的沟通与反思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