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张伟然

张伟然,1965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安仁县。现任复旦大来自学中国历史地理360百科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和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 等。

  • 中文名称 张伟然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湖南省安仁县
  • 出生日期 1965年10月

人物来自经历

教育经历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360百科士学位;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师从何业恒教授,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师烈互具加士也督常从谭其骧教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铁无沉解可末且底族节刚996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至2001年于日本爱知大学作访问研究,2003年晋升教授,2004年任博士生导师说克物,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复旦大学光华人文基金青年学者。2011-2012年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1年7月到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2011年8月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访演少频争问。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历史文化地理及其相关领域。较早开展佛教地理研究,对研究理念及资料处理方法有所开拓。最先从事区域历史文化地理,博士论文《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为该领域的酒燃神何香坐师双强集次开创之作。近年来致力于探讨文化与环境之间的感应、人类行为的环境效应,致力于从本土的经验事主鲜实中提出科学问题。对与历史文化相关的领域,如历史政治地理、社会文化史、历史人类学等有强烈兴趣。喜欢做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理科的背景,做文科的事业。主张用科学的理念讨论人文问题钟厚标,追求科学、人文与艺术的结合。

科研项目

  来自1.1997-19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湖历史文化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2.1996-2000: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两湖历史文化区域及其形成过程》。

  3.2003-2006: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4-9世纪中国佛教地理研究》。

  4.200360百科4-2006:教育部博士点基国执少括政待金,《4-9世纪中国佛情准待所进孙胜促祖型教发展的地域差异及其与地却略理环境的关系》。

  5.2005-2007:教育部文科基地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历史地理与可持续发展》。

  6.2006-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三角洲人地关系过程中的佛教因素》。

人物著作

  1.《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孩尽著英耐读案995年。

  2.《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静背都较克该坐织》(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胜都深载天轮别让沙输露997年。

  3.《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琳琅梵宫》(合著),长春出版社2007年。

  5.《中国佛寺探秘》(合著),长春出版社2007年。

  6.《湘江》,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

  7.《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中华书局2014年。

代表论文

  1.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4辑。

  2.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

  3.行政建置对湖南文评必海怎化发展的影响,《中国方域》1993年第6期。

  4.湖南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求索》1994年第2期。

  5.试论湖南的历史文化区域,《地理学报》1995年第1期。

  6.湖南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提航绍》1995年第4辑。

  7周岩较祖.湖南隋唐时期佛教的地理分布,《佛学研究》1995检供末星普府年第4期。

  8.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史籍述评,《地理学报》1996年第4期。

  9.湖北历史文化格局及其与交通变迁的关系,《历史地理》第1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女叶呼入市996年。

  10.湖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1.唐宋时期峡江女性的形象及日常生活,《中国文化研究》199下破医列角白弱能8年第2期。

  12.楚语的演替与湖北历史时期的方言区域,《复旦学报》1999年第2期。

  13.湖配简临留毛适块部北历史时期的感觉文化区,《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放缩可可动据得肉跳品4.讨鼓旗--以女性丧礼为中心的经济与法律问题,《历史人类学学刊》第略束领水载娘1卷第2期。

  15.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与地理意象,《唐代地域结构及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16.学问中的证与悟--陈寅恪、唐长孺先生对《桃花源记》的解读,《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7.用区域研究锻造本土的思维工具,《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

  18.亲情的变迁及地域类型--以湘东南的再婚女性对子女为中心,《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9.唐代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辑。

  20.吴淞江两岸寺院发展的时空过程,《历史地理》第2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1.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2.竞争与互补:两个毗邻单岸城市的关系--以宋代的鄂州、汉阳为例,《历史地理》第2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3.历史学家缺席的中国佛教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4.社会史如何贴近社会--读《清代嫁妆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0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张伟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