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球子草,多年生草本,茎短,匍匐状,生于林下。性味辛、甘、平。主治祛痰止咳、解郁散瘀;主咳来自嗽痰多;胸胁疼痛;跌打损伤。
- 中文名称 小球子草
- 拉丁学名 Peliosanthes teta Andr.
- 别称 山百足、小叶球子草、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簇花球于草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茎短,匍匐状。叶基生,4-8枚;叶柄长20-30cm;叶片被针形、条状被秋师吸验色旧孔针形至椭圆形,长16-23cm,宽2-4cm,先端渐尖或短尖;具5条主脉,折扇状。花葶长13-35cm,总状花序长10-15cm,每一苞片内簇华弦生2-5朵花;苞片被针形,长3-7mm,膜质;花梗长5-8mm;花紫色,直径6-8mm,花被简长2-3mm,大部分与子房合生,裂片6.长圆形或卵形,外轮稍长于简部;雄蕊6,花丝合生的肉质环宽约0.5mm,紫色,花药长约0.5mm;子房半下位,3室,花柱粗短,柱头三裂不明显。蒴果具1-3颗小核果状种子,种于近来自圆形,长5-7mm,具肉质外种皮,绿色。花期1-5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海南和广西。
采收和储藏
春、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主要价值
【性味】辛;甘;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郁散瘀。主咳嗽痰多;胸胁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来自用量】内服:煎汤,3-9g冷案氢席脚。
【摘录】《中青破身协色达及反转哥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