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阊,汉语字词,读音为chāng,指神话中的天门。
- 中文名称 阊
- 拼音 chāng
- 部首 门
- 总笔画 11
基本信息
阊
繁体字:阊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门 部首笔画:3 总笔画:11
历报笔顺:捺竖折竖折横横竖折横横
基本解释
● 阊
(阊)
chāng ㄔㄤˉ
◎ 〔阊阖〕a.传说中的天门;b.皇宫的正门;c.风名,如"阊阊风"(指西风,秋风。亦简称"阊风")。
◎ (阊)
详细解释
详草画院也异般副胞细字义
◎ 阊
(1) 阊 chāng
(2) (形声。从门,昌声。 本义:阊阖)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尺量切《集韵》《韵会》蚩良切《正韵》齿良切,并音昌。《说文》天门也。一曰楚人名门曰阊阖。《前汉·礼乐志》游阊阖。《注》阊阖来自,天门。《后汉·杜笃传》排阊阖,入幽谷。《淮南子·原道训》排阊阖,钥天360百科门。《注》阊阖,始升天之门也。
又风名。《史记·律书身巴深》阊阖风居西方。阊者,倡也。阖者,藏也。言阳气道万物阖黄泉也。《淮南子·天文训》四十五曰跟称怕秋够销伤京得吗检阊阖风至。《注》兑卦风。
太困香松所聚末本外又《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军以鼙令鼓注》司马法曰:鼓声不过阊。
又门名。《正字通》阊门,姑苏城门名。
又《集韵》他郞切,音汤。鼞或作阊。鼓声也。
汉语字典
明低办 [①][chāng]
[《广韵》尺良切,平阳,昌。]
"阊1"的繁体字。
(1)见"阊阖"。
(2)倡导。
[②][tāng]
[《集韵》他郎切,平唐,透。]
"阊2"的繁体字。
鼓声。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下平七阳
[粤 语]:coe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