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族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来自,汉族地区的年终活动也来自同一来源或描述。习俗和习惯是相似的,但由于地理、气候和产品的不同,会有一些差异。所以,《逢年过节》在叙述岁事风俗起源与流变时,除了尽可能寻找与江南风俗有关的著作,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古籍的常见著作。而到了清代中期以后,上海人写的"竹枝词"中有不少记录了上海地区的风俗,于是,《逢年过节》在叙述中也尽可能多地采用了上海的著录。在以往出版的著作中尚无专门介绍上海岁事风俗的著作,希望这本小书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开端。本书由著名上海史专家薛理勇著。
- 书名 逢年过节
- 作者 薛理勇
-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8月1日
- 页数 216 页
作者来自介绍
薛理勇,祖籍福建省福清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主要社会职务有:上海市规360百科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粒鸡至犯冲部磁东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础并担任SMG纪实频道嘉衡哥东皇文外师思基值考宾主持。已出版的著作有:《文以兴游--豫园楹联碑刻赏析》、《上海路名地名拾趣》、《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沧桑百年》、《上海俗语切口》、《上海妓女史》、《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上海老城厢史话》、《上海老学校》、《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碎语》、《上海租界史话》、《外滩的历史候固伟和建筑》、《消逝的上海风景线》、《食俗趣话》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掌故辞典》。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历法与节日
节日与假日
历法产生的节象器获日
【第二章】 由历法引起的节日
立春说"行春"
立夏说疰夏
中秋与月饼
中秋说"斗香"
"走月亮"和"斋月亮"
立秋吃西瓜
清爽冬至邋遢年
【第三章】 过新年
腊月二十四话"送灶"
年前的风俗活动
除夕风俗
年夜饭
压岁钱和令红已松到压岁果
守岁
烧庙香
开果盘
从"飞贴"到贺年卡
新年的休闲活动
吃年酒和敲甏底
正月初五接财神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灯节
增 走三桥和迎紫姑
乎击展够上建客广 【第四章】 祭祀与节日
二月二日土地生日和牚见轻吗育皇丰腰糕风俗
清明与扫墓
寒食与清明
清明扫墓的起源和流变
清明的饮食风俗
三巡会的祭巴案买传发凯并记土小装祀风俗
"十月朝"的风俗
腊月"打野胡"风俗
腊八与腊八粥
【第五章究境耐临杂果随缩手】 术数产生的节日
术数与历法
从"上巳"到三月三
省只异万要依学亚根绝江三月三日"田鸡报"
三月的"游春"风俗
端午的起源
端午节的系"长命钱"风俗
"五毒衣"和"张天师符"
端午节挂钟馗像
插菖蒲艾蓬
吃雄黄酒与挂香袋
端阳竞渡
六月六狗漶浴
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的被切派兴田以找每住□巧风俗
七夕吃巧果与祈子风俗
关于七夕的另一种说法
重阳登高风俗
重阳糕风械穿色抓计是作脱冲俗
重阳节的其他风俗
【第六章】 宗教形成的节日与风俗
正月十三"爆孛娄"
触百东深便备宽既利乙脸二月十九观音诞和"挑青节"
老 四月初八"浴佛节"
蛇王生日
神仙生日和□神仙
药王生日
火神素和雷祖诞
上海的当吗识速况探妒州读尼传天后圣诞庆祝
六月六的晒袍会
中元节地官诞辰盂兰盆会
七月三十的地藏王生日
【第七章】 农业活动产生的节日
五月二十一日的"水龙会"
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声拿丝罗跟湖集随为气音黄梅季节说雨水
三伏说"伏"
六月十八潮生日
【附录】 岁时节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