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术语,是指僧人的一种修行方式。
- 中文名称 头陀行
- 拼音 tóu tuó xíng
- 注音 ㄊㄡˊ ㄊㄨㄛˊ ㄒㄧㄥˊ
- 出处 佛经
基本简介
来自 头陀行(头陀行)
拼音:tóu tuó xíng

注音:ㄊㄡˊ ㄊㄨㄛˊ ㄒㄧㄥˊ
[词语解释商数参]
佛教语。指佛教僧侣行头陀时,应遵守的住空闲处、常乞食、着百衲衣等十二项苦行。
《佛说十二头陀经》中佛告迦叶:"阿兰若比丘,远离二著,煤双房品蒸读原四形心清净,行头陀法。行此法者,有十二事:一者在阿兰若处、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节量食、六者中后洲右土企供灯精下误喜不得饮浆、七者著弊纳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卧。"
头陀行又称二时头陀,指春秋两个季360百科节行持,是僧人外出行菩萨道。
《梵网经菩萨晶那孩底乎戒》: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甲微。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

《增一阿含经》佛言:其有叹说诸头陀行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然延交设席煤测局掌频广杆者,我恒叹说诸头陀行;其有毁辱诸头陀太父探工香行者,则为毁辱我已。我今教诸比丘,当如大迦叶所行,无有漏失者。
佛教的头陀行代表是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