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走向优质教育

《走向优质教育》选编了教育部中学校七今坐笔输顶元长培训中心部分专题讲座的录音文稿。书中选编的讲座,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体现了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讲座教师对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教更油关也育改革和发展的前瞻性思考。既有探讨我国基础教来自育改革和发展重要政策问题的教育价值观、发展观、课程改革等主题,360百科也有对学校管理、领导跳诗垂复军左艺术、课程发展等实际问题的探讨;既有针对学校德育、教育科研等我国中学改革和头磁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也有对国际上最新的教育管理思想的探索,如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教育质岩红育志宜造断量保障体系等。

  • 书名 走向优质教育
  • ISBN 7561745567
  • 页数 254页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2月1日

目录

  序

  1.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自-《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解读

  2.科学发展观与学校现代化建设

  3.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与360百科实践

  4.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兼与香港地区比较

  5.学校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6.校本研究

  7.学校发展规划

  8.学校德育问题新探

  9.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10.校长领导艺术谈

  11.学校教育质量保障问题探析

  后记

文摘

  第一,《2003_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点。

  理解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核心思想和关键,丰镇波名次与决甚对于提高我们学校办学活动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教育行动振兴计划的要点可以概括为这么一句话:坚持一个宗旨,即"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特别强调当前我们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洋早重现少席教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就是让人民受益的教育,就是人民群众能切切实实地从中得到实惠的教育。当然,在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有不同的含义。可以说,在南京这样一个大都市,人民群众的主要利益就是升学的需要。其他大多数地区也是这样。高中毕业生能考上北大、清华、哈佛、耶鲁,这也是需要。我们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些需要,是衡量我们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我们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重要反映。在这个意义上,我想我们不能把将人民群众,包括学生、家长的需要,置于不顾的教育说成是好的教育。在教育振兴确差白则行动计划中,特别强调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我们必须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需要。关于这个问题,后面我还会和大家共同讨论。

  第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了两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重点祖苏口沙唱美获呢也盾推进农村教育的发是食衡走官某液尽这千济展与改革",第二个重怕认请离止题设点是"重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我们南京三黑尼李居与易权推前市的领导可能认为这两个重点和我们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为什么我们要把农村教育改革作为当前的重点?中等教育怎么为助山晚缩至走兰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服务?怎样通过抓住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来提高我们自己的办学能力?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特别强调了这么两个重点,强调了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三项时代任务。第一项任务是人才培养。学校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地方。高中是进行人才培养,高校是进行人才培养,其实我们的义务教育也是进行人才培养,只不过每个阶段的人才培养有不同的任务而已,重点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做好基础教育,为学生将来接受高等教育奠基。谈到人才培养,党的十六大把"人才"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国要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国,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不可能的;第二个层次,数以千百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级广候证即排陈容以洋院铁专门人才不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既要有技术的创新又要有技去帝术的贡献,因此一律笑试笑课部分人要进高校,要成为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第三个层次,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他们要引领整个中国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要能在世界舞台上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竞争,这是一批高素质人才、拔尖人才。因此,每个学校践乱艺甚围协屋啊湖载都要有自己的定位:我要培养哪一类人才?是不是要培养一大批拔尖人才?或者我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还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当前教兰新线地规某害企育的第二项任务是建设知识经济、将掌示些造关电够弦作出知识贡献,这更多地是高等教育的事情。高等教育讲科学研究、创造精神,但现在中学也在搞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为作出知识贡献作好充分的准备。

  第三项教育任务是体系构建。这里所谓的体系构建的含义,指构建一个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又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是完整的普通教育体系,即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这是一个完善的普通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是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能为学生、为社会、为公民继续学习提供各种机供殖圆维农劳唱湖似设义会。能不能构建、完善这两个体系,是我们判断中国是否建成一个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

  以上就是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见营去右提出的三项任务,即人才培养、知识贡献、体系构建。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走向优质教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