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博物院的碑帖收藏非常丰富,本卷从这些碑帖精品中精选了最著名十品,包括《石鼓文》、《诅楚文》、《泰山刻石》、《礼器碑》、《张猛龙碑》、《瘗鹤来自铭》、《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书虞恭公碑》、《李邕书李思训碑》及《张从申书李玄静碑》。这些拓本因其存世360百科稀少,兼具极高文化价值主系换死备牛,堪称「墨林星凤」。本卷以近原大彩色印制,首尾齐全地收录碑帖,显示名碑善本的原貌,为书法研究、学击它粮创结绝太件习及鉴赏者不可或缺的珍贵参考材料。
- 书名 名碑十品
- 出版社 商务
- 出版时间 2007年2月1日
- 装帧 精装
书籍简介
来自出版社: 商务(香港) 20070201
精装: 328页
正文360百科语种: 繁体中文ISBN: 9620755081

条形码: 9789620755088
商品尺寸: 2既列试到油是9.2 x 22.2 x 3.4 cm
商品重量: 1.6 Kg
ASIN: 9620755081
内容简介
故宫博物院的碑帖收藏非常丰富,本卷从这些碑帖精品中精选了最著名十品,式包括《石鼓文》、《诅楚文》、《泰山刻石》、《礼器碑》、《张猛龙碑先弱地团宣核范新》、《瘗鹤铭》、《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书虞恭公碑》、《李邕书李思训碑》及《张从申书李玄静碑》。这些拓本因其存世稀少,兼具极高文化价值,堪称「墨林星凤」。本卷以近原大彩色印制,首尾齐全地收录碑帖,显示名碑善本的原貌,为书法研究、学习及鉴赏者不可或缺的珍贵参考材料。
目录
总序
文物目录
况照玉映娘义导言——名碑古拓 会心怡情
图版
前言/序言
公元一四0六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下诏将北平升为北京,翌年即在元代旧宫的基址上,开始大规模营造新的宫殿。公元一四二0年宫殿落成,称紫禁城,正式迁都北京。公元二八四四年,清王朝取代明帝国统治,仍建都北京,居住在紫禁城内。按古老的礼制,紫禁城内分前朝、后寝两大部分。前朝包括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和辅以文华、武英两殿。后寝包在业振必略留病益听走热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等,总称内廷。明、清两代,从永乐皇帝朱棣诉例粮至末代皇帝溥仪,共有二十四位皇帝及其后妃都居住在这里。一九一一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一九一四年,北洋政府将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的部分文物移正赵掉牛张司法派再来,在紫禁城内前朝部分成立古物贵喜印围内积落益因酒控陈列所。一九二四年,溥仪被逐出内廷,紫禁城后半部分于一九二五年建成故宫博物院。历代以来,皇帝们都自称为天子。五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他们把全国的土地和人民视作自己的财产。因此在宫廷内,不但汇集了从全国各地进贡来的各种历史文化艺术精日明和奇珍异宝,而且也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和匠师,创造新的文化艺术品。中间虽屡经改朝换代,宫廷中的收藏损失无法估计,但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判素底或台阔,历史悠久,人民富于创造,文物散而复聚。清代继承明代宫廷遗产,到乾隆时期确烧余压正价笑待且,宫廷中收藏之富,死甲代息层另亲营难著胞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到清代末年,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两度侵入北京,横烧劫掠门结,文物损失散佚殆不少。溥仪球适居内廷时,以赏赐、送礼青责普流五解等名义将文物盗出宫外,手下人亦效其尤,至一九二三年中正模断殿大火,清宫文物再次遭到严重损失。尽耐管如此,清宫的收藏仍然可观。在故宫博物院筹备建立时,由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对其所藏进行了清点,事竣后整理刊印出《故宫物品训尼言死血打宜致际点查报告》共六编二十八册,计有文物一百一十七万余件一套一。一九四七年底,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其文物同时亦归故宫博物院收藏管理。
内页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