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高51、铣间有28.8厘米
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六四号墓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六四号墓出土
- 中文名称 楚公逆钟
- 制作时期 西周晚期
- 大小 通高51、铣间28.8厘米
- 出土地 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六四号墓
- 出土时间 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六四号墓
基本信息

楚公逆钟 西周晚期

通高51、铣间28.8厘米
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六360百科四号墓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六四号墓出土
山西考古研究所藏
同墓出土八件一套。钟体长腔封衡。甬的断面呈方形,有旋和斡,旋饰目雷纹。舞部两面微下倾,饰宽带卷云纹。钲、篆、枚部位之间,隔以夹有乳刺的双阴线,枚为平顶两段式,篆饰长脚蝉纹。隧部饰龙、凤、虎纹纠结图案,两组对称排列。右鼓以长耳鳞身兽形为基音点标志。钲部和左鼓铸铭文六十八字,记述楚公逆为祭祀其先高祖考,向四方首领徵求祭品,四方首领贡纳赤铜九万钧,楚公逆用以制作一百套谐和,精美的编钟。这是西周鱼收益煤象划决调地候金文中关于用铜的最高记录。宋代金文书中曾著录一件楚公逆镈,有关学者公认作器者为熊咢。年代相当于周宣王时期。新出土的这套楚公逆钟,不仅使正确释读宋人著录的铭文有了可靠的参证,得以订正所谓镈铭,而且将楚晋交往的历史由春秋前期提早到了西周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