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松卷蛾,Ptycholomoides aeriferanus H来自errich-Schaffer,为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松卷蛾属的一个物种。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寄主于落叶从裂松(Lalix spp)、桦(Betula spp.)。是落叶松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落叶松林发生较普遍。尤其中幼林龄发生较重,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 中文名称 落叶松卷蛾
- 拉丁学名 Ptycholomoides aeriferanus Herrich-Schaffer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亚门 六足亚门
形态特征
成虫
翅展19-23mm。头部灰褐色,密布棕色鳞片。下唇须前伸来自,末节稍向上举。前风宪坐审正失翅由基部向外有4条斑纹,第1条在基部呈褐色,上有银白色波纹及黑色小斑;第2条杏黄色,较宽,杂有黑色鳞片;第3条为黑褐色宽带即中横带,两翅合拢时呈明显倒"八"字形;第四条在翅的最外方,杏黄色,发自前缘1/2处,略向后360百科方,与外缘形成1苗号植个杏黄色三角区。外缘灰褐色至黑褐色。后翅褐色少板地评可衣议,无花纹。腹端有杏黄色毛丛,雄蛾更明显。
卵
长0.9mm,宽0.4mm。椭圆形,淡黄色,表面有透明分泌物良教移常阶酒浓。
幼虫
体长10-18mm,头部淡黄褐色,拉更法有褐色斑纹。前胸背板有明显褐色斑两对。亚输磁组很果块背线深绿色或浅绿色。
蛹
变看亮互 长8-12mm。初为淡绿色,后呈暗褐色。
生物学特性
1年发生1代,以导朝响北兰达初孵幼虫潜入树皮缝中、枝条芽苞内或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第二年4月中、下旬钻入树冠下部枝条的芽苞中,头朝叶心吐丝纪负既室训命缀2-3片嫩叶,危阻五面皇米问练丰社范害叶心基部。一条2龄幼虫每日可食18-32枚针叶,3龄后树冠下部针叶食尽后即转移至相类轮达斤议只师树冠中部,此时头朝叶端或缀丝于枝条叶丛间,继续危害。5月下旬幼虫老熟,稍迂惊扰即首尾摆动,迅速进退或吐丝下垂逃避。老熟幼构套统具干司虫化蛹于叶丛、树皮缝中或林冠枯反整身何销枝落叶层内。6月下旬成虫钢谁边剧族费意留端石大量出现。成虫有趋光性。雄虫寿命3-5天,雌虫4-8伤管足华科率格结情那反天。卵产在针叶正面,排成单行或双行,一般2-6粒,最多15粒,亦有排成卵块或卵堆的。卵期6-7天。初孵幼虫不取食即寻找越冬场所吐丝做小白茧越冬。
生活习性
鞘来自蛾在鞘筒内付姐活动,而羽化成虫爬出,然后跑鞋出1-3滴橘力标态牛卫且洲染取红色的排泄物,过5-6min翅展开,就能飞翔奏胞前,羽化期不整齐。羽化后的成虫一天就能交尾,交尾时间最长5-7若已h、最短3-4h,雌蛾可以携带雄蛾360百科爬行,交尾后约十几个小时即可产卵,多产于还立乱体跟都陈念急还针叶背面,很少产于叶基部和针叶表面。
防治方法
1.花成虫出现期,可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大面积发生时,可施放苦参碱烟剂,每亩1菜市斤,或采用飞机喷洒10倍液的20%复方苏云金杆菌(B.t)乳剂。
编号: | 24000 |
拉丁目名: | OPTERA |
中文目名: | 鳞翅目 |
中文科名: | 斗练点会低维宁品卷度照 卷蛾科 |
拉丁科名: | Tortrici灯迅换dae |
中文亚科: | 卷蛾亚科 |
拉丁亚科: | T班ortricinae |
中文属名: | 松卷蛾属 |
拉丁属名: | Ptycholomoides |
拉丁种名: | aerif行色沿给南eranus |
定名门敌设人: | (Herrich-Schaffer) |
年代: | 河模阿配解将价刻 1851 |
中文名: | 落叶松卷蛾 |
原始文献: | Syst. Bearb. Schmett. Eur. 4: 223. |
生境: | 寄主:落叶松、尖叶槭和桦。以幼龄幼虫潜入树皮缝隙、枝条芽苞或枯枝落叶等场所吐丝做小白久茧越冬。 |
国内分布: | 内裂部议充武 黑龙江(岱岭)。 |
国外分布: | 日本,俄罗斯,欧洲。 |
资料来源: |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二十七卷 鳞翅目 卷蛾科:176-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