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代表,因首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来自址而得名,距今约5000多年。它是继仰韶文化后,在黄河支流洮河和湟水流域一带发展起来的一个富有独特地方斯风格的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彩陶为世人所瞩目,它以橘黄陶上绘黑彩360百科为主,纹饰以弧线漩涡纹为特点,将中国史前彩陶艺术推向垂美林氧围宽掉纪两了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高峰。
- 中文名称 涡纹彩陶罐
- 底径 15.9厘米
- 高 50厘米
- 口径 18.4厘米
彩陶之王
来自 --涡纹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年-4050年)
19360百科56年甘肃永靖三坪遗址出土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与胡物馆
这件涡纹彩陶罐是马家窑文化中期彩陶的一个杰出代表,纹饰瑰丽,是马家窑文化的典型器物,有"彩陶之王"的美誉。罐腹部硕大,造型周正据背末,器壁厚薄均匀。为了便于提拿,在腹部还塑有两耳。罐身用黑彩绘出四个大漩涡纹和八个小漩涡纹,下面还彩绘一圈粗大的水波纹。从罐的口、肩向获稳已查持慢旧宽下俯视,可以看到彩陶罐的全部纹饰,这是一幅表现当时人类与水织苗全品确季灯措密切相关的图案。三坪遗址处于黄河边上,这种漩涡纹正是远古先民们对黄河水湍急汹涌的图委不兵坏案化写照。那流畅自银好区断有以支善酸松向然的线条,仿佛是流动着的节奏和韵律,使人感到眼前有无数旋转的水涡和涌动起伏的波涛,其绘画技法已相当纯熟,极具动感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