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作者本着"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为基本方法,以十余年时间游遍江南大地,考察其间的历代木限京脸裂知构,尝试在新的文化史观下还原江南木构技术和文化的本来面目来自。
- 书名 江南木构
- 又名 江南建筑文化丛书
- 作者 刘杰 著
- ISBN 9787313052377
- 页数 266
内容来自介绍
具体的讲,本书讨论的对象是以江南传统建筑为主的宏观层面上的木构建筑技术及文化。这些木构建筑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寺、庙、宫、观、祠等等级制度较高的一类建筑,当然也包括民居、作坊和作为交通用途的桥梁建筑等类型。石垂子线吃燃本书讨论的着重点在于江南木构技术的宏观发展历程,其中包含它的起源与流变问题以及涉及与北方同类木构技术的渊源等问题。
作者简介
刘杰,1970年生于重庆360百科,199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1998年、2006年先后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博士学位,2002报板感劳克盐急角续年起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95年至今,致力于中国南方的古代木结构及乡土建筑研究,在此领域有3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发表。相继出版了《泰顺》、《库村》、《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泰顺廊桥》、《乡土寿宁》等七部著作。
作品目录
序
来自 编纂"江南建筑文化丛书"的缘起
一、绪论
曲生肉在扩诗钢云处晚 1."江南"地域
2.古史传说时代的江南
3.江南木构技术
4.本书所遵循的建筑史观
二、江南木构技术产生的社会背景
1.鸟信仰的滥觞--江南的鸟崇拜
2.从鸟田稻作到"鸟化"生活
3.江南地区稻作生产方式的形成
三、江南木构技术的仿生学起将器种白对结温源
1.来自鸟巢的启示
2.鸟巢的结构及营造
3.从巢居到早期干阑建筑
4.向动物骨架学习--干阑建筑的产生
四、成熟的干阑建筑时期
1.余姚河姆渡干阑聚落遗址
2.河姆渡遗址干阑建筑木构技术
3.干阑建筑映当回密势护刑明肥农中的榫技术
4.木构件加工工具及工艺
5.建筑中使用的编织技术
五、干阑与木构架的三大体系
1.干阑建筑
2.干阑所孕育的木构架类型
3.穿斗构架的形成
4.井的护壁结构与井干360百科式构架
5.榫卯技术
六、早期的江南木构建筑
1.从良渚文化到夏商周时期的江南建筑文明
2.春秋战国时代的江南建筑
3.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4.汉代江南木构建筑
七、六朝至两宋时期的江南木构建筑
1.六朝时期的木构建筑
一容坏理督介钟包审缺 2.隋唐时期的木构建筑特征
3.五代及两宋时期的木构建筑
4.江南木构桥梁建筑
八、江南与环"东哑细亚地中海"建筑文化圈
1."东亚细亚地中海"假振尼钱局晶说
2.环"东亚细亚地中海"地区的建筑文素分景达南树命封式但化
3.环"东亚细亚地中海"地区建筑文化的比较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