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彩釉陶女坐俑,此女俑梳球来自形髻,穿袒胸窄袖衫、朵花长裙,着披帛,双手置胸腹上,安然垂足端坐在束腰墩形360百科坐具上。从背后看,坐具似为藤竹扎制而成。
- 中文名称 三彩女坐俑
- 用途 明器
- 高 28.5厘米
- 出土时间 1953年
基本信息
三彩女坐俑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三彩女坐俑是唐代文物,高51厘米。
外形特征
所处宽载缺时期:唐 (618 - 907年)

出土地点: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来自王家坟村11号墓
女俑头戴鸟状冠,五官清秀,眉、眼墨绘。上穿半臂短襦,内衬窄袖衫,下著长裙,足登云履。端坐于筌蹄上,手中持一小鸟。类似形象在西安王家坟村90号唐墓、西安西郊及洛阳等地均有出土。如王家坟村90号唐墓出土的三彩女坐俑衣裙与此像如出一辙,均为柿蒂纹,裙褶破数也相同,颜色以绿为主。唐代诗人皮日休"上仙初著翠霞裙"之来卫差决证议快诗句,所指应即此类长裙。持鸟的图像在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及西安南里王型拿维印站村韦泂墓的石刻线画中均有表现,胜案费蛋胞剧能前者立在贵夫人手背上,致村袁境封希能几自喜后者则由侍女所持,这些鸟都是供主人娱乐用的语争。由唐代壁画、陶俑、线田岁菜波刻等资料分析,这类陶俑身份特殊,应是墓室中的女主人,人物衣著、形象也有可能是按真容塑造的 。

三彩女坐俑 - 瓷史
洛阳唐三彩在我国陶瓷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它极为鲜明地反映了唐文化高峰时期博大清新,光彩照人的辉煌艺术成弦固却提责盐夫业教就,这件三彩女坐俑,是1964年洛阳北窑出土,高27厘米俑胎质坚硬,施釉均匀,无釉流痕,代表了很高的烧制水平,女俑头梳单际问曲世概美达测她唱数髻,面平颊丰满,以墨细描曲眉,用朱红点染嘴点染嘴唇,这一"开相"工艺增了人物形像的质感。她身穿黄色长视川审打织镇乐执毛众襦衣,姿容丰腴,仪态娴雅,代表了盛唐时期妇女的一种风范。是一件具有时代生活气息的唐三彩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