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元桢 (1887~1954),女,福建闽清坂东镇文定村人。
- 中文名称 许元桢
- 出生地 福建闽清坂东镇文定村
- 出生日期 1887
- 逝世日期 1954
- 性别 女
人物生平
十五岁毕业于基督教创立的福州女子学校。后由业师黄乃裳推荐,阅读过来自近代民主革命烈士邹容所著的《图存篇》。
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同年11月福州光复,时福建同盟会领导机关桥南公益社联络福州开智学堂,发起组织福建北伐学生队,许逸夫被选任学生队总代表,回梅组织学生参加北伐,许元桢当即奋起动员30多位女同学踊跃报名。经挑选,她与陈文彬、刘珠英等3人和26名闽清男队员一起参加学生军。队伍抵南京,受到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接见。南北议和后,部分北伐学生队回闽,她卸下戎装,致力于教育事业。初于沉鲁心味光福州大庙山钧龙书院旧址创办福州南台女子职业学校,后因经费无着,回梅任教。
民质诗台苏善肥国12年(1923)360百科军阀孙传芳入闽,部分队伍骚扰闽清县六都等地,到处搜捕与"民军"有关联的人。她临危不惧,把自己所住的坂西道科厝大宅第装饰成学校,掩护一些被追捕的青年,使他们免遭于难。却毫朝原条婷装历发轴此同年,在南洋诗巫侨胞的资助下,许元桢于六都溪西(今坂西)创办本县第二所女子职业学校,并任校长,设纺织、刺绣、布贴画3个专业班,聘名师任教。后来溪西女子职业学校虽被并入坂东东庄女矿燃包毛城适却在培找货子职业学校。她联合村中3所私塾,创办县立溪西中心小学(即今坂西小学),并亲自费利远涉南洋,向侨胞劝募资金,购买胶园,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以充实办学经费。抗日战争期间,福州两度沦陷,县政府右家拿先守变进行抗战动员,她被推举为本县救护队长,对过弦推封境伤兵及时予以救治和转严题看阿坏移。新中国建立后,她仍时常捎信南洋,催请保存坂西小学在外校产。
去逝时间
1954年病逝,享年68岁。